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姜敬爱与萧红的悲剧意识比较 ——以《人间问题》和《生死

发布时间:2021-03-20 20:32
  姜敬爱和萧红是19世纪30,40年代活动于中,韩现代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大部分以描述女性或底层人民的命运为主。悲剧意识是人类根源性意识之一。作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表现出自己的悲剧意识。以这种脉络来看,对姜敬爱和萧红的小说中呈现出的悲剧意识的研究,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同时掌握作者的创作动机,主要内容以及主题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姜敬爱和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研究是对细致的理解作品而言十分切合的工作。姜敬爱和萧红是当时的著名作家,所著作品繁多。本文选择了她们的代表作《人间问题》和《生死场》,以新的视角,研究她们的悲剧意识。欲研究两位作家的悲剧意识,首先要研究两位作家悲剧性的生命历程。所以在第2章中,主要探讨了两位作家的生涯和创作历程。本论文为了研究姜敬爱和萧红的悲剧意识,分析了《人间问题》和《生死场》的内容中能表现作者悲剧意识的场景。第四章中通过分析作为主人公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穷苦生活和遭遇亡国的命运,表现出了两位作家的民族悲剧意识和亡国悲剧意识。作为女性作家,姜敬爱和萧红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两位作家通过《人间问题》和《生死场》的女主人公所遭受的父权制的压迫,以及自身愚昧无知的精神世...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外文摘要
论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描写艺术之比较[J].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主流叙事与人性书写——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主题意蕴之比较[J]. 刘艳萍.  东疆学刊. 2010(02)
[3]革命文学情爱描写的悖论性[J]. 张剑.  学术探索. 2010(02)
[4]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性别悲剧与性别意识[J].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朝鲜左翼文学初期的叙事指向辨析[J]. 金明淑.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6]杜鹃啼血,昭示不平——萧红与姜敬爱小说底层女性悲剧之比较[J].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绚丽悲壮与素雅凄婉——论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审美意蕴[J]. 刘艳萍.  东疆学刊. 2009(02)
[8]慈母与悍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母爱描写[J].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9]在黑暗的原野上呐喊——萧红与姜敬爱的女性悲剧意识比较[J]. 李秀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01)
[10]“娜拉”的出走与叛离——丁玲与朝鲜现代女作家姜敬爱之女性意识比较[J]. 李秀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 刘艳萍.延边大学 2009
[2]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D]. 杨晶.吉林大学 2006
[3]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 李秀兰.中央民族大学 2005
[4]战争语境下的女性苦难与成长[D]. 刘俐莉.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对姜敬爱小说的女性人物研究[D]. 李香.延边大学 2010
[2]韩国卡普与中国左联的比较研究[D]. 张静.山东大学 2009
[3]《生死场》与《人间问题》的人物类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比较论[D]. 梁旭.吉林大学 2007
[4]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D]. 韩晓.山东大学 2007
[5]当代女性写作流变研究[D]. 山郁兰.西北师范大学 2006
[6]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 吴香美.中央民族大学 2006
[7]关于中国“左联”与韩国“卡普”的比较研究[D]. 黄景民.郑州大学 2006
[8]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 牛冬梅.清华大学 2004
[9]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D]. 孙鹤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1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91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