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22:44
端木蕻良是东北作家群中重要的作家之一,长久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于他早期波澜壮阔具有雄浑风格的“大块头”作品,而往往忽略他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系列作品。源于对《红楼梦》的热爱,端木蕻良创作了“红楼”题材的话剧、长篇小说和诗词。他的这些创作既是对《红楼梦》的继承又是新变,一方面在延续经典书写的同时与时代洪流相融合,折射出新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在创作中努力注入鲜活的社会改良色彩,将笔墨深触底层社会的劳苦大众。事实上对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挖掘其内在的“新锐”意识,还是梳理他潜在的文学史贡献,都至关重要。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在系统整理端木蕻良“红楼”题材作品的基础之上,探析其“红楼”书写的深层根源与独特韵味,同时运用比较的视野在时代语境中挖掘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的深层文学意义,以期为重新发现端木蕻良的贡献提供一种思路。本文除引言、结语外,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端木蕻良的“红楼”情缘首先按照文学体裁的分类对他“红楼”题材创作概况进行归纳和整理。端木蕻良“红楼”题材的写作多集中于其创作的中后期,作品主要分布在话剧、小说、诗歌三种文学体裁之中。然后从感性...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综述
(二)创新之处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端木蕻良的“红楼”情缘
第一节 端木蕻良的“红楼”题材创作概况
(一)饱含情感的“红楼”系列话剧
(二)阔大恢弘的“红楼”长篇小说
(三)隽永丰富的“红楼”诗词创作
第二节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根源
(一)感性与狂热的爱恋
(二)理性与冷寂的回归
第二章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对《红楼梦》的继承与变异
第一节 对《红楼梦》的理解与继承
(一)家族悲歌的忧郁吟唱
(二)女性命运的繁华与苍凉
(三)文化民俗的深情俯察
第二节 对《红楼梦》的发挥与变异
(一)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
(二)理想人格的探寻与追求
(三)诗与俗:话语方式的二元融合
第三节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对《红楼梦》变异的原因
(一)个人层面——对爱情的感伤与追忆
(二)时代层面——对民族大义的抒发与担当
第三章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的价值——基于与赵清阁、白薇、刘心武同类题材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人物塑造上——求真精神的执着体现
第二节 主题彰显上——战斗情怀的理性昭示
第三节 艺术表现上——史传文学传统的延续与主观情感的升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竦听荒鸡偏阒寂[J]. 汪晖. 读书. 2018(08)
[2]论端木蕻良《曹雪芹》艺术创作的三重视界[J]. 张洪波.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1)
[3]端木蕻良年谱(下 续完)[J]. 曹革成. 新文学史料. 2014(02)
[4]端木蕻良小说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J]. 马宏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2)
[5]端木蕻良年谱(上)[J]. 曹革成. 新文学史料. 2013(01)
[6]端木蕻良与鲁迅精神之联系[J]. 孙玉石. 新文学史料. 2013(01)
[7]论端木蕻良对红学的贡献[J]. 郑铁生. 红楼梦学刊. 2012(06)
[8]端木蕻良与《红楼梦》的一世情缘——纪念端木蕻良先生诞辰百年[J]. 张庆善. 红楼梦学刊. 2012(06)
[9]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端木蕻良小说创作道路与写作主题[J]. 张立群.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5)
[10]论《红楼梦》所蕴涵的大乘佛教思想[J]. 杨志贤. 红楼梦学刊. 2009(01)
博士论文
[1]端木蕻良1930-40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心理情结和回归意识[D]. 朴正薰.复旦大学 2012
[2]大地之子的歌哭——端木蕻良小说研究[D]. 冯学民.吉林大学 2010
[3]“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 李长虹.吉林大学 2007
[4]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D]. 马宏柏.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东北作家群流亡小说空间叙事艺术研究[D]. 赵媛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端木蕻良的寓言小说[D]. 徐向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端木蕻良与《红楼梦》[D]. 王丽姿.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91803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综述
(二)创新之处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端木蕻良的“红楼”情缘
第一节 端木蕻良的“红楼”题材创作概况
(一)饱含情感的“红楼”系列话剧
(二)阔大恢弘的“红楼”长篇小说
(三)隽永丰富的“红楼”诗词创作
第二节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根源
(一)感性与狂热的爱恋
(二)理性与冷寂的回归
第二章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对《红楼梦》的继承与变异
第一节 对《红楼梦》的理解与继承
(一)家族悲歌的忧郁吟唱
(二)女性命运的繁华与苍凉
(三)文化民俗的深情俯察
第二节 对《红楼梦》的发挥与变异
(一)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
(二)理想人格的探寻与追求
(三)诗与俗:话语方式的二元融合
第三节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对《红楼梦》变异的原因
(一)个人层面——对爱情的感伤与追忆
(二)时代层面——对民族大义的抒发与担当
第三章 端木蕻良“红楼”题材创作的价值——基于与赵清阁、白薇、刘心武同类题材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人物塑造上——求真精神的执着体现
第二节 主题彰显上——战斗情怀的理性昭示
第三节 艺术表现上——史传文学传统的延续与主观情感的升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竦听荒鸡偏阒寂[J]. 汪晖. 读书. 2018(08)
[2]论端木蕻良《曹雪芹》艺术创作的三重视界[J]. 张洪波.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1)
[3]端木蕻良年谱(下 续完)[J]. 曹革成. 新文学史料. 2014(02)
[4]端木蕻良小说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J]. 马宏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2)
[5]端木蕻良年谱(上)[J]. 曹革成. 新文学史料. 2013(01)
[6]端木蕻良与鲁迅精神之联系[J]. 孙玉石. 新文学史料. 2013(01)
[7]论端木蕻良对红学的贡献[J]. 郑铁生. 红楼梦学刊. 2012(06)
[8]端木蕻良与《红楼梦》的一世情缘——纪念端木蕻良先生诞辰百年[J]. 张庆善. 红楼梦学刊. 2012(06)
[9]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端木蕻良小说创作道路与写作主题[J]. 张立群.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5)
[10]论《红楼梦》所蕴涵的大乘佛教思想[J]. 杨志贤. 红楼梦学刊. 2009(01)
博士论文
[1]端木蕻良1930-40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心理情结和回归意识[D]. 朴正薰.复旦大学 2012
[2]大地之子的歌哭——端木蕻良小说研究[D]. 冯学民.吉林大学 2010
[3]“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 李长虹.吉林大学 2007
[4]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D]. 马宏柏.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东北作家群流亡小说空间叙事艺术研究[D]. 赵媛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端木蕻良的寓言小说[D]. 徐向春.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端木蕻良与《红楼梦》[D]. 王丽姿.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9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9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