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伦理困境
发布时间:2021-04-25 10:55
当代艺术作为与当下所处时代相匹配的艺术形态,充分反映出当代文化的信息量。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与淘洗,中国当代艺术已日趋显现出一种稳定与成熟的态势。这种成熟与稳定主要体现在后殖民语境下创作主体普遍转向本土文化的深层思考之上,他们极力摆脱西方话语权的束缚并积极构建自身的文化系统。即便如此,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与判断仍较多地游移于漠然或抵触的态度之上。主动接受与思考的人或多接受过“美育”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他们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仍趋于保守,这种保守在本文看来正是当代艺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找到这种防备、抵触心理的根源,进而分析其缘由或将为当代艺术的困境突围找到一个适宜的突破口。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希望通过对当代艺术的伦理学观看进而透视出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伦理之间的多维关系,希望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现有偏见的破除及其未来发展能有所助益。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中国传统伦理观的构建
1.1 中国传统伦理的起源
1.2 中国传统伦理发展的三大阶段
1.3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小结
2.艺术与伦理的关系
2.1 艺术与伦理的同源
2.2 艺术与伦理的分化
2.3 伦理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小结
3.中国当代艺术同传统伦理间的矛盾与冲突
3.1 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上同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冲突
3.2 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接受上同不同伦理主体的矛盾
3.3 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速率矛盾
小结
4.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成因分析
4.1 异质文化的冲突
4.2 全球化时代背景中的文化碰撞
4.3 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必然过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与后世“文道论”关系[J]. 何旺生,刘锋杰. 学术界. 2019(07)
[2]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由观”的转变——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J]. 黄小雪,田利军. 党政研究. 2019(03)
[3]自由、形式与真理——黑格尔与谢林的自由观探析[J]. 庄振华. 哲学动态. 2019(01)
[4]伦理缘何最早产生于氏族时代?[J]. 曹兴. 伦理学研究. 2018(01)
[5]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J]. 杨立华.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5)
[6]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解构与重构[J]. 庞俊来.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4)
[7]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自由观的“积极”之维[J]. 田丹婷. 知与行. 2017(05)
[8]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布达佩斯学派的伦理视域转换[J]. 孙建茵. 求是学刊. 2016(06)
[9]道德文化建设之“文以载道”视野探微[J]. 钱广荣. 道德与文明. 2013(01)
[10]上古时代中国伦理思想之演变[J]. 戚卫红,杨明. 求索. 2012(01)
博士论文
[1]仪式与晚商社会[D]. 杨谦.山东大学 2016
[2]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文化困境与文化选择[D]. 姜瑞林.河北师范大学 2016
[3]道德的起源[D]. 张苓.山东大学 2014
[4]士人认同与时局变[D]. 郭世轩.北京师范大学 2007
[5]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 李庆霞.黑龙江大学 2004
[6]伦理的代际之维[D]. 廖小平.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西周“八佾制度”的结构功能研究[D]. 杨帆.南京艺术学院 2019
[2]从考古材料看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影响[D]. 刘红霞.烟台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9260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中国传统伦理观的构建
1.1 中国传统伦理的起源
1.2 中国传统伦理发展的三大阶段
1.3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小结
2.艺术与伦理的关系
2.1 艺术与伦理的同源
2.2 艺术与伦理的分化
2.3 伦理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小结
3.中国当代艺术同传统伦理间的矛盾与冲突
3.1 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上同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冲突
3.2 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接受上同不同伦理主体的矛盾
3.3 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速率矛盾
小结
4.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成因分析
4.1 异质文化的冲突
4.2 全球化时代背景中的文化碰撞
4.3 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必然过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与后世“文道论”关系[J]. 何旺生,刘锋杰. 学术界. 2019(07)
[2]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由观”的转变——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J]. 黄小雪,田利军. 党政研究. 2019(03)
[3]自由、形式与真理——黑格尔与谢林的自由观探析[J]. 庄振华. 哲学动态. 2019(01)
[4]伦理缘何最早产生于氏族时代?[J]. 曹兴. 伦理学研究. 2018(01)
[5]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J]. 杨立华.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5)
[6]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解构与重构[J]. 庞俊来.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4)
[7]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自由观的“积极”之维[J]. 田丹婷. 知与行. 2017(05)
[8]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布达佩斯学派的伦理视域转换[J]. 孙建茵. 求是学刊. 2016(06)
[9]道德文化建设之“文以载道”视野探微[J]. 钱广荣. 道德与文明. 2013(01)
[10]上古时代中国伦理思想之演变[J]. 戚卫红,杨明. 求索. 2012(01)
博士论文
[1]仪式与晚商社会[D]. 杨谦.山东大学 2016
[2]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文化困境与文化选择[D]. 姜瑞林.河北师范大学 2016
[3]道德的起源[D]. 张苓.山东大学 2014
[4]士人认同与时局变[D]. 郭世轩.北京师范大学 2007
[5]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 李庆霞.黑龙江大学 2004
[6]伦理的代际之维[D]. 廖小平.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西周“八佾制度”的结构功能研究[D]. 杨帆.南京艺术学院 2019
[2]从考古材料看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影响[D]. 刘红霞.烟台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9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5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