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数字化走向
发布时间:2021-04-28 18:00
疫情期间我国部分美术馆迅速反应,探索开展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的作法,也为我们带来关于"后疫情"数字美术馆与公共教育发展诸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的探索创新、近年来数字美术馆建设与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在我国的兴起、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如何更好地凸显美术馆特色和优势,就未来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提出三点思考:从"传播"到"激活",数字美术馆建设应着力于盘活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从"救急"到"常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是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大势所趋;从"搞活动"到"搞研发",美术馆公共教育应大力提升自身专业化建设水平。
【文章来源】:美术.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的探索创新
二、数字美术馆建设与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在我国的兴起
三、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如何更好地凸显美术馆特色和优势
四、关于“后疫情”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体美术馆与数字美术馆的互补性[J]. 徐轩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04)
[2]互联网+美术馆公共教育初探[J]. 高明. 祖国. 2017(04)
[3]艺术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初探——以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探索为例[J]. 杨应时. 中国美术馆. 2014(01)
本文编号:3165920
【文章来源】:美术.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的探索创新
二、数字美术馆建设与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在我国的兴起
三、美术馆数字化公共教育服务如何更好地凸显美术馆特色和优势
四、关于“后疫情”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体美术馆与数字美术馆的互补性[J]. 徐轩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04)
[2]互联网+美术馆公共教育初探[J]. 高明. 祖国. 2017(04)
[3]艺术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初探——以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探索为例[J]. 杨应时. 中国美术馆. 2014(01)
本文编号:3165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6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