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未明童话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1-06-22 16:02
小川未明(1882-1961)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小说家。未明文学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其小说创作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段。初期—明治三十七年至大正六年(1904-1917)即新浪漫主义时期、中期—大正七年至大正十五年(1918-1926)即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时期。大正十四年(1926)发表“今后作为童话作家”的宣言后,放弃创作小说,专心于童话创作。通观小川未明的童话创作,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明治四十二年至昭和六年(1909-1931)即新浪漫主义时期、后期—昭和七年至昭和二十年(1932-1952)现实主义时期。未明一生创作了千余篇童话,汇集为12卷本《小川未明童话全集》。其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如爱与关怀、正义与良心、美与道德等主题,经过时间考验,仍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小川未明的童话作品从1920年代起被大量翻译介绍至我国。目前为止关于小川未明的先行研究,主要是就作家的生涯、童话作品的主旨、创作手法等进行研究,关于小川未明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受容的研究极少。本论文将从小川未明童话为何会被介绍至中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作品在中国是如何被译介、如何传...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要旨
1 はじめに
1.1 小川未明という人物
1.2 小川未明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2.1 作家、作品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2.2 翻訳·伝播の先行研究
1.3 本稿の目的と方法
2 二つの時期おける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の様相
2.1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から一九四〇年代までの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
2.1.1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背景
2.1.2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概況
2.1.3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動機
2.2 一九八〇年代以降の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との変化
2.2.1 出版背景の変化
2.2.2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概況
2.2.3 小川未明童話の再翻訳動機
2.3 まとめ
3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小川未明童話の訳本比較―『月夜とメガネ』を例にして―
3.1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訳文の比較
3.1.1 オノマトペの翻訳
3.1.2 比喩文の翻訳
3.1.3 色彩語の翻訳
3.2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翻訳ストラテジーの比較
3.2.1 異質化と受容化の定義
3.2.2 異質化?受容化と意訳?直訳
3.2.3 『月夜とメガネ』の訳文に見られる受容化と異質化の使用状況
3.3 まとめ
4 結論と今後の課題
謝辞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说月报》(1910—1931)编辑出版策略研究[J]. 刘洋. 传播与版权. 2015(07)
[2]小川未明童话在中国的最初二十年——以张晓天的译介活动为中心[J]. 高洪霞.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9)
[3]儿童绘本的教育功能探析[J]. 毕凌霄. 韶关学院学报. 2013(07)
[4]绘本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和地位[J]. 王春燕.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12)
[5]脆弱意识性流露的魅惑美感——探析小川未明童话母权意识流露[J]. 丁晨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3)
[6]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文学交流综论[J]. 王泉根.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7]“日本的安徒生”──小川未明[J]. 刘光宇. 日本学论坛. 2000(02)
[8]中日儿童文学交流的回顾及前瞻[J]. 蒋风. 文科教学. 1995(02)
[9]日本儿童文学中的童心主义[J]. 王敏. 外国文学研究. 1986(03)
硕士论文
[1]1898-1949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研究[D]. 袁一平.河北大学 2017
[2]关于小川未明童话创作中的“消极”色彩研究[D]. 孙大青.南京大学 2012
[3]小川未明童话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与启示[D]. 赵净净.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小川未明前期童话的明与暗[D]. 卜小恬.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3133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要旨
1 はじめに
1.1 小川未明という人物
1.2 小川未明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2.1 作家、作品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2.2 翻訳·伝播の先行研究
1.3 本稿の目的と方法
2 二つの時期おける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の様相
2.1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から一九四〇年代までの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
2.1.1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背景
2.1.2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概況
2.1.3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動機
2.2 一九八〇年代以降の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と伝播との変化
2.2.1 出版背景の変化
2.2.2 小川未明童話の翻訳概況
2.2.3 小川未明童話の再翻訳動機
2.3 まとめ
3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小川未明童話の訳本比較―『月夜とメガネ』を例にして―
3.1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訳文の比較
3.1.1 オノマトペの翻訳
3.1.2 比喩文の翻訳
3.1.3 色彩語の翻訳
3.2 二つの時期における翻訳ストラテジーの比較
3.2.1 異質化と受容化の定義
3.2.2 異質化?受容化と意訳?直訳
3.2.3 『月夜とメガネ』の訳文に見られる受容化と異質化の使用状況
3.3 まとめ
4 結論と今後の課題
謝辞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说月报》(1910—1931)编辑出版策略研究[J]. 刘洋. 传播与版权. 2015(07)
[2]小川未明童话在中国的最初二十年——以张晓天的译介活动为中心[J]. 高洪霞.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9)
[3]儿童绘本的教育功能探析[J]. 毕凌霄. 韶关学院学报. 2013(07)
[4]绘本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和地位[J]. 王春燕.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12)
[5]脆弱意识性流露的魅惑美感——探析小川未明童话母权意识流露[J]. 丁晨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3)
[6]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文学交流综论[J]. 王泉根.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7]“日本的安徒生”──小川未明[J]. 刘光宇. 日本学论坛. 2000(02)
[8]中日儿童文学交流的回顾及前瞻[J]. 蒋风. 文科教学. 1995(02)
[9]日本儿童文学中的童心主义[J]. 王敏. 外国文学研究. 1986(03)
硕士论文
[1]1898-1949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研究[D]. 袁一平.河北大学 2017
[2]关于小川未明童话创作中的“消极”色彩研究[D]. 孙大青.南京大学 2012
[3]小川未明童话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与启示[D]. 赵净净.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小川未明前期童话的明与暗[D]. 卜小恬.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3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4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