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主体性中的自我与人际维度:一种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重访

发布时间:2021-06-23 02:42
  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受李泽厚主体性论纲的启发而成。此一在改革开放早期奋力而为的主体论借重西方哲学传统中主客二分的思路,而没能充分注意到自启蒙运动以降西方个人主体论的种种潜流、困境和转向。本文引入西方当代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视角,认为个人主体性中有"自我"这一不可化约的支点,又有人际关系这一为主体性意义提供背书的桥梁,这意味着文学既在原则上就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表意实践,而又不能脱离生活真实而有效表意。李、刘主体性思想的新近演变则更好地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中西"文学主体性"对话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性:从哲学到文学[J]. 施依秀.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3)
[2]文学主体论的超越和局限[J]. 杜书瀛,张婷婷.  文艺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244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44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