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探析

发布时间:2021-06-29 11:20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段,在跨文化视域影响下,东西方国家的应用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实质认识不足,忽略了隐喻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分析。分析东西方对于相同事物的认知差异,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格,针对隐喻密度相关值展开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读者的阅读思维,探讨隐喻翻译的多种信息整合模式,完成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探析,实现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对等。 

【文章来源】: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跨文化视域下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探析


语用顺应过程图

频率分布,频率分布,策略,句子语境


参照文献[15]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所写的隐喻理解原因展开分析,并按照隐喻概念分为字面意义、句子语境、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句法分析、心理意向以及随意猜测七种。在结果统计时,按照每条策略为一分计算,得到如下所示的隐喻理解总策略频率分布图:图3中句子语境占比最多,为27.61%,字面意义次之,占比23.23%,汉语知识与英语知识分别占比19.59%与20.29%,随意猜测的内容为7.98%,心理意象为1.21%,句法分析部分占比最少,仅为0.09%。其中字面意义及句子语境两项就占据了全部策略的一半,能够证实在英汉翻译隐喻的理解与应用中,主要依靠语言知识,并利用背景知识,同时借助自身的主观猜测与理解。利用语境知识是读者在隐喻理解中使用最多的方式,从而弥补读者因文化差异或语言能力所造成的不足。

过程图,语用,过程图


英汉两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借代修辞格代体的选择,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之前,君主的权利是通过世袭得来的,君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王权的象征通常用王冠来体现,王冠一词在英语中是“crown”,它被看作是王室的象征,权利的体现。而这一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中,多被“乌纱帽”所代替,在东方国家,官本位思想早已经根深蒂固,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各朝各代都有多种形式的官员选拔制度,而乌纱帽作为朝廷官员的一大标志性特征,人人都希望能够头戴乌纱帽,乌纱帽自然而然成为权利的象征。[12]权利的象征也多用颜色区分,而英汉翻译中对于权利的隐喻也是有所不同的,东方国家在古代以金色、红色为尊,由于古代王侯贵族的官邸都漆成朱红色,以示尊贵,例如在唐代诗人杜甫所著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朱门”一词代指名门大户富贵人家。而在西方国家中,则多用紫色表示尊贵与权力,例如“in the purple”即为出身皇室。由于古罗马皇帝身穿紫袍,而中国皇帝身穿黄袍,在英文著作中的紫袍加身,与汉语言中的黄袍加身意义大体一致,紫色即为西方国家的帝王之色,在英文著作的翻译工作中需要多加注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通过不断顺应翻译语境,以及翻译结构客体这一动态过程,在多种翻译形式中选择最佳结果。虽然英汉翻译中对于隐喻用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借助于人类心理联想的运用,基于心理视点所涉及的相关关系,将心理世界的焦点反映在客观物理世界中。但这种关系的建立必须满足文化心理与个体心理之间的相互需求及认同,否则将无法构成借代关系。[13]在借代修辞格中,同样也反映出英汉文学著作中,各自民族不同的物质文化。例如东西方在乐器描写上的差异,受到其材质的影响,同样作为乐器,但代体却大不相同。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乐器多为竹木、丝弦材料制成,而西洋乐器多采用铜器制成,由此,汉语著作中常以“丝竹”一词代指乐器,例如白居易所著的《琵琶行》中所写的“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而英文著作中则以“brass”代指乐器。东方国家在古代所用的笔多采用羊毫、狼毫等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在汉语著作中,经常将写字这一动作称为“挥毫”,而古代西方则采用禽类羽毛制作,因此在英文著作中,多用“to drive the quill”一词。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提供了不同的代体,汉语著作中多用“饭碗”一词代指“生计”,将“谋生之路”称为“饭辙”;而英文著作中对于“生计”一词,则借用“刀叉”代指,例如莫里斯的《我是怎样变成社会主义者的》中:任何人只要声称认为艺术和修养必须先于刀叉,就不理解何为艺术。由于隐喻本身是一种较为笼统的属层映射,其下有若干层映射,隐喻中本体与喻体本就是笼统的、非具体的,则使源语与目的语间的映射实体并不固定。由上述分析能够得知,隐喻这一表达方法,并非是对正常语言的偏离,而是一种以人们经验中的跨域相关为基础的、对于事物的映射。将概念甲与概念乙相对应,即在源语概念与目的语概念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使两者相对应。映射关系的建立跨域映射必须依据现实基础,创造出类比关联,而不能凭空产生,其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经验等。由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去比喻抽象复杂的新鲜事物,从比较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逐步接近新概念,使人们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提出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人机交互和特征提取的英汉翻译系统研究[J]. 吴晓丽.  微型电脑应用. 2020(04)
[2]英汉法律隐喻的认知解读及翻译探析[J]. 张建科,王博.  外国语文. 2019(06)
[3]情感隐喻的俄汉翻译模型[J]. 李立民,黄春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8)
[4]语言隐喻对平行处理的影响——基于眼动和击键的汉-英笔译过程研究[J]. 王一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4)
[5]英汉动物习语隐喻异同及英译汉翻译策略——以汉语中十二生肖为例[J]. 赵宇航,韩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4)
[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谚语的隐喻翻译及策略[J]. 陈雪,李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7]交替传译中隐喻概念的认知加工与产出模式研究[J]. 陆艳,陆国君.  教育现代化. 2019(18)
[8]认知视角下英汉电影字幕的隐喻翻译与策略[J]. 陈雪,宋佳.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9]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汉翻译[J]. 曹慧君,王朝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10]基于语料库的爱情隐喻英汉翻译考察——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为例[J]. 吴菲娜.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04)



本文编号:3256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56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