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鬼神话与先秦楚地文学
发布时间:2021-09-06 08:48
本文拟研究巫鬼神话与先秦时期楚地文学的关系。本文所指的楚地,不仅涵盖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疆界,还包括一些临近楚国的政治疆界又深受楚地巫鬼神话影响的地域。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章。首章梳理考释战国时期楚地巫鬼神话的概貌。从巫觋鬼神四字的原始字义出发,考释这四个概念的原始内涵和流传演变。并根据出土资料整理战国时期楚地的鬼神信仰与巫觋阶层的面貌。探讨楚地巫风盛行的原因,为下一步正式研究巫鬼神话对先秦楚地文学的影响做充分地铺垫。第二章研究巫鬼神话对屈赋的影响。巫鬼神话不仅是相当数量屈赋创作的直接原因,还是屈赋最终得以形成“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瑰诡而惠巧”等风情的重要因素。巫鬼神话尤对屈赋中意象的使用与内涵影响至深。故本文将屈赋中与巫鬼神话相关的意象分为神、人和物三类,分别探讨巫鬼神话对这三类意象的影响。最后一章研究巫鬼神话对《庄子》的影响。首先,本文从《庄子》的“太一”概念与战国楚地的“太”神的关系着手,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与楚地巫鬼神话的渊源。随后,再结合神话思维分析庄子的思想观念与艺术手法,探求庄子思想的神话起源与其寓言的创作意旨。本文通过对巫鬼神话与先秦楚地文学关系的探讨,力求能另...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现状
(一)神话的研究现状
(二)巫觋的研究现状
(三)战国时期楚地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楚地的巫鬼神话
一、巫觋鬼神考释
(一)“巫”与“觋”
(二)“鬼”和“神”
二、楚地的巫觋鬼神
(一)楚地的巫觋
(二)楚地的鬼神
三、楚地巫风的地缘因素
第二章 巫鬼神话与屈赋
一、巫觋鬼神与屈赋的创作
(一)《天问》
(二)《九歌》《招魂》与《大招》
(三)《离骚》和《远游》
二、巫觋鬼神与屈赋的意象
(一)神的意象
(二)人的意象
(三)物的意象
三、巫觋鬼神与屈赋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巫鬼神话与《庄子》
一、巫觋鬼神与《庄子》哲学的渊源
二、《庄子》的鬼神观念
(一)“民神杂糅”的鬼神观
(二)“小巫鄙情”的巫祭观
(三)“道可得学”的神异观
三、巫鬼神话与《庄子》的神话思维
四、巫鬼神话与《庄子》的寓言
(一)《庄子》寓言辨类
(二)《庄子》神话寓言探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神话文本比较研究看《山海经》的成书时代[J]. 王淼. 社科纵横. 2018(03)
[2]《楚辞》与中华美学的浪漫精神[J]. 陈望衡. 人文杂志. 2017(08)
[3]从“楚国之楚”到“三楚之楚”:楚文化地理分区演变研究[J]. 郑威,易德生. 江汉论坛. 2017(04)
[4]江山之助——论先秦楚地自然环境对楚民族性格及楚国文学创作的影响[J]. 刘桂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5]楚人的华夏观及其神话论略[J]. 闫德亮.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1)
[6]《庄子》与象征型文学[J]. 刘生良. 中州学刊. 2014(06)
[7]楚辞类作品与《庄子》[J]. 刘生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8]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J]. 翟奎凤.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2)
[9]荆楚文化对庄子文学的影响[J]. 吕佳. 名作欣赏. 2013(29)
[10]《庄子》产生之地理机缘[J]. 孙雪霞. 阴山学刊. 2012(03)
博士论文
[1]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 张文安.郑州大学 2005
[2]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 王泽强.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D]. 许洋洋.长江大学 2016
[2]春秋时期楚地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D]. 刘丽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春秋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研究[D]. 傅海滨.陕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7150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现状
(一)神话的研究现状
(二)巫觋的研究现状
(三)战国时期楚地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楚地的巫鬼神话
一、巫觋鬼神考释
(一)“巫”与“觋”
(二)“鬼”和“神”
二、楚地的巫觋鬼神
(一)楚地的巫觋
(二)楚地的鬼神
三、楚地巫风的地缘因素
第二章 巫鬼神话与屈赋
一、巫觋鬼神与屈赋的创作
(一)《天问》
(二)《九歌》《招魂》与《大招》
(三)《离骚》和《远游》
二、巫觋鬼神与屈赋的意象
(一)神的意象
(二)人的意象
(三)物的意象
三、巫觋鬼神与屈赋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巫鬼神话与《庄子》
一、巫觋鬼神与《庄子》哲学的渊源
二、《庄子》的鬼神观念
(一)“民神杂糅”的鬼神观
(二)“小巫鄙情”的巫祭观
(三)“道可得学”的神异观
三、巫鬼神话与《庄子》的神话思维
四、巫鬼神话与《庄子》的寓言
(一)《庄子》寓言辨类
(二)《庄子》神话寓言探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神话文本比较研究看《山海经》的成书时代[J]. 王淼. 社科纵横. 2018(03)
[2]《楚辞》与中华美学的浪漫精神[J]. 陈望衡. 人文杂志. 2017(08)
[3]从“楚国之楚”到“三楚之楚”:楚文化地理分区演变研究[J]. 郑威,易德生. 江汉论坛. 2017(04)
[4]江山之助——论先秦楚地自然环境对楚民族性格及楚国文学创作的影响[J]. 刘桂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5]楚人的华夏观及其神话论略[J]. 闫德亮.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1)
[6]《庄子》与象征型文学[J]. 刘生良. 中州学刊. 2014(06)
[7]楚辞类作品与《庄子》[J]. 刘生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8]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J]. 翟奎凤.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2)
[9]荆楚文化对庄子文学的影响[J]. 吕佳. 名作欣赏. 2013(29)
[10]《庄子》产生之地理机缘[J]. 孙雪霞. 阴山学刊. 2012(03)
博士论文
[1]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 张文安.郑州大学 2005
[2]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 王泽强.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D]. 许洋洋.长江大学 2016
[2]春秋时期楚地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D]. 刘丽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春秋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研究[D]. 傅海滨.陕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7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8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