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解放与拘囿 ——刘半农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1 12:43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如同新文学一样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呈现出云水开阔的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五四的翻译文学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还在文人译者的翻译实践和论争中开启了对白话语言规范和新文学的建设,这一点在白话诗的萌蘖和发生上体现尤为突出。新文学运动攻克了文言盘踞的最后一个堡垒——诗歌之后,白话新诗和白话译诗发展起来。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的碰撞和交流下,在翻译作为一种暴力的催生下,白话取代文言而成为诗歌创作和翻译语言的正宗,诗歌的韵律和形式也逐渐打破传统诗歌的束缚,朝着现代诗歌的道路发展。这一切都是中国诗人在结合中西方文学和诗歌要素,打破旧诗格局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其中,民间歌谣与西洋诗歌就是两股不容忽视的线索。在“诗体大解放”和白话作文的要求下,有诗人从民歌中找寻民间话语,也有诗人从西洋诗歌中找寻新诗格局,而初期白话诗人刘半农则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现代翻译话语和初期白话新诗的构建上做出了不朽的努力。刘半农在留学欧洲之际,即以江阴“四句头山歌”体式创作民歌集《瓦釜集》(1926年出版),并广泛搜集海外民歌,回国后整理翻译成《国外民歌译》第一...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诗体大解放”与民歌道路的选择
    第一节 “诗体大解放”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刘半农民歌道路的选择
        1. 对水乡民歌的钟情
        2. 写实艺术追求
        3. 歌谣运动的发起
第二章 从方言民歌创作到国外民歌译介
    第一节 《瓦釜集》的创作
    第二节 《国外民歌译》的出版
        1. 译介国外民歌的初衷
        2. “自造直译之文体”的翻译策略
第三章 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创作的解放
    第一节 主题解放
        1. 社会现实主题
        2. 爱情主题
        3. 童真和母爱的主题
        4. 民主科学主题
    第二节 语言解放——从文言到白话
    第三节 韵律解放——“破坏旧韵,重造新韵”
    第四节 诗体解放——“增多诗体”
第四章 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发展的拘囿
    第一节 刘半农固守民歌道路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 民歌道路对新诗发展的拘囿
        1. 民间主题及诗歌内容的浅显
        2. 口语化语言及白描手法的局限
        3. 民歌体例及格律的松散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造一完全直译之文体”——刘半农的诗歌试验[J]. 彭秋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1)
[2]歌谣的潜在资源与自然的诗——以刘半农的诗人心态与路向选择为例[J]. 张立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3]刘半农译诗对其作诗的影响——以译诗的主题为例[J]. 李红绿.  大连大学学报. 2009(01)
[4]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J]. 王光东.  文艺争鸣. 2004(01)
[5]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J]. 乌尔沁.  民族文学研究. 2002(04)
[6]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与研究[J]. 陈泳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01)
[7]谈刘半农的诗[J]. 李岳南.  诗刊. 1959(03)

博士论文
[1]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吉林大学 2011
[2]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 刘继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 邓庆周.首都师范大学 2007
[4]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 颜同林.四川大学 2007
[5]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D]. 熊辉.四川大学 2007
[6]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 王文参.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9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09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