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读者反应论视角下《失而复得的女友》(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12 07:19
  翻译是一门高级语言艺术,是指在准确通达的基础上,将一种语言信息译为一种或多种语言信息的语言转化行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与国外的交往日益密切,非文学翻译的地位也随之与之俱增,但是文学翻译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据笔者翻译实践经验,相较于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的难度更大,对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学修养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应论应运而生,它是西方文学批评出现的新的理论飞跃。最先将读者反应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是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奈达认为译文的效用要看目的读者能否产生和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据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以译入语读者为主,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反应和接受能力。奈达强调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语读者或译语语言接受者,因此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要看译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并把这种反应和源语读者在读原文时的反应进行对比。本翻译项目材料来自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小说《失而复得的女友》(Half Girlfriend)。在读者反应论指导下,本文将分析英语小说翻译中的难点及处理方法。《失而复得的女友》整体文风...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对象介绍
    1.1 任务描述
    1.2 原作者简介
    1.3 原文本简介
第二章 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
    2.1 读者反应论
    2.2 读者反应论的扩展
    2.3 动态的读者反应论及应用
第三章 翻译过程
    3.1 译前准备
    3.2 初译及修改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标点翻译
    4.2 词法翻译
        4.2.1 对等译法
        4.2.2 增词译法
    4.3 句法翻译
        4.3.1 转态译法
        4.3.2 换序译法
第五章 结语
    5.1 对本次翻译项目的认识
    5.2 本次翻译项目的现实意义及经验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 胡开宝,胡世荣.  中国翻译. 2006(03)
[2]由小见大 不可小视——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和应用[J]. 毛晔.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3]对翻译中读者反应理论的思考[J]. 柴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4]忠实是文学翻译的目标和标准——谈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J]. 王理行.  外国文学. 2003(02)
[5]标点符号的语篇衔接功能与英汉翻译中的信息处理[J]. 梁丽,王舟.  中国翻译. 2001(04)
[6]动态的读者反应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J]. 陈志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02)
[7]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 秦洪武.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01)
[8]翻译与文化繁荣[J]. 王佐良.  中国翻译. 1985(01)

硕士论文
[1]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报告[D]. 杨心如.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小说《房客》(第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倩.内蒙古大学 2016
[3]从读者反应论分析《好兵》中的女性角色[D]. 陈灵子.南昌大学 2016
[4]读者反应论指导下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D]. 李慎磊.苏州大学 2015
[5]读者反应论视角下《落花生》三英译本比较研究[D]. 石梅琳.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36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36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