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芮塔·菲尔斯基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04:01
  本文主要以《批评的界限》一书为切入点研究了芮塔·菲尔斯基的文学批评思想。菲尔斯基是美国新兴的文学理论家,其文学批评理论在美国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在后批评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充分的研究价值,且其理论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关注。本文先介绍了菲尔斯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说明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接着梳理了批评这个词语的词源以及这个概念在文学历史中的意义演变。而后批评脱胎于批评,对批评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了解后批评的发生语境。通过对批评与后批评概念的梳理,交代了菲尔斯基《批评的界限》的讨论基础与学术背景。在此基础上,再对菲尔斯基的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渊源进行论述。菲尔斯基从利科“怀疑的诠释学”入手,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参考,从新审美主义那里汲取养分去反思了批评。菲尔斯基将当下的批评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挖掘”,即深度阅读,往往与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一种是“后退”,即表面阅读,往往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关。菲尔斯基指出无论是“挖掘”,还是“后退”,都是在怀疑的情绪下进行的,批评像侦探一样审问着文本。她认为怀疑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默认情绪。这种怀疑不仅仅体现在批评中,也体现...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芮塔·菲尔斯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发生语境:“后批评”
    第一节 “后批评”的兴起
    第二节 菲尔斯基批评观的理论背景
    第三节 菲尔斯基批评观的思想渊源
第二章 阅读层次论
    第一节 深度阅读
    第二节 表面阅读
    第三节 两种阅读的关系
第三章 批评怀疑论
    第一节 作为侦探的批评
    第二节 元怀疑与批评的批评
第四章 后批评阅读论
    第一节 批评的五大特征
    第二节 后批评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芮塔·菲尔斯基著作与论文一览
附录二 《批评的界限》导论翻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批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 孙士聪.  文艺争鸣. 2018(07)
[2]危机之下重建批评——评《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的雄心与实践[J]. 王志亮.  美术研究. 2018(03)
[3]新审美主义初探——透视后理论时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面相[J]. 朱立元,张蕴贤.  学术月刊. 2018(01)
[4]混沌互渗:走向主体性生产的生态美学——论加塔利伦理美学范式下的生态智慧思想[J]. 张惠青.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8)
[5]后批评状况,抑或艺术批评的政治哲学介入[J]. 王志亮.  文艺研究. 2017(08)
[6]正义与及物——关于文学批评何为及当前困境的思考[J]. 沈杏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小说·叙述·伦理——多萝西·J.黑尔教授访谈录[J]. 王长才.  英语研究. 2016(01)
[8]文学“后批评”论[J]. 张进,缪菁.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1)
[9]当代批评文集《新审美主义》评述[J]. 马涛.  当代外国文学. 2014(02)
[10]后批评[J]. 哈尔·福斯特,费婷.  东方艺术. 2013(09)

博士论文
[1]形式主义:从现代到后现代[D]. 曾引.天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德里克·阿特里奇文学事件理论研究[D]. 高彦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59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59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