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畴理论的《诗经》两种译本汉译英词汇范畴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16:27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以《诗经》的中外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学理论相关知识,把Langacker的比较扫描公式作为词汇范畴翻译效果的评价机制,着眼于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在《诗经》翻译过程中,造成中外译者非等值翻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针对《诗经》翻译过程中词汇范畴不对等的现象,中外译者分别采取了什么翻译策略?通过对《诗经》两个译本的研究,能为典籍英译工程提出哪些翻译策略上的建议?初步研究发现,首先,认知范畴为基础的词语层次翻译是一个在形式上表现为语码转换,但本质上是认知范畴移植的过程。作为认知范畴外部表现形式的范畴词汇具有上位范畴词汇、基本层次范畴词汇、下位范畴词汇的区分。其次,若S为原文词汇范畴,T为译文词汇范畴,根据Langacker的比较扫描公式会出现四种情况,S>T超额翻译;S=T等值翻译;S<T欠额翻译;S≠T误译。其三,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范畴不对等、范畴缺失、文化意义不对等等原因造成词汇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等值翻译。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外译者的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中外译者词汇范畴翻译的策略上的异同之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文中的“果品”在英文中找不到对应的范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中的植物意象与原始先民的生活[J]. 仇睿. 文教资料. 2017(14)
[2]《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 李玉良.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1)
[3]汉英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兼论对外汉语亲属称谓教学[J]. 郝然.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5)
[4]认知诗学与跨学科文学理解研究[J]. 张叶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从中西思维差异看汉语范畴词的翻译[J]. 赵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6]《诗经》量词及数量表示法[J]. 龚阳. 语文知识. 2011(04)
[7]《诗经》颜色词研究[J]. 李顺琴,李兴奎,潘玉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8]翻译与翻译原型[J]. 谭载喜. 中国翻译. 2011(04)
[9]浅谈英语范畴的层次结构及其特性[J]. 张书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论《诗经》中的饮食习俗与礼仪[J]. 李成军. 学术交流. 2010(08)
博士论文
[1]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 沈岚.苏州大学 2013
[2]英汉颜色词次范畴对比研究[D]. 薛亚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诗经》动词语法研究[D]. 任乐雅.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诗经》动词研究[D]. 杨威.四川师范大学 2013
[3]从认知角度谈《诗经》词汇翻译[D]. 张吴钰.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D]. 杨颖.西北大学 2011
[5]先秦量词研究[D]. 滕一圣.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6892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文中的“果品”在英文中找不到对应的范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中的植物意象与原始先民的生活[J]. 仇睿. 文教资料. 2017(14)
[2]《诗经》意象翻译——方法与审美效果[J]. 李玉良.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1)
[3]汉英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兼论对外汉语亲属称谓教学[J]. 郝然.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5)
[4]认知诗学与跨学科文学理解研究[J]. 张叶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从中西思维差异看汉语范畴词的翻译[J]. 赵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6]《诗经》量词及数量表示法[J]. 龚阳. 语文知识. 2011(04)
[7]《诗经》颜色词研究[J]. 李顺琴,李兴奎,潘玉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8]翻译与翻译原型[J]. 谭载喜. 中国翻译. 2011(04)
[9]浅谈英语范畴的层次结构及其特性[J]. 张书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论《诗经》中的饮食习俗与礼仪[J]. 李成军. 学术交流. 2010(08)
博士论文
[1]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 沈岚.苏州大学 2013
[2]英汉颜色词次范畴对比研究[D]. 薛亚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诗经》动词语法研究[D]. 任乐雅.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诗经》动词研究[D]. 杨威.四川师范大学 2013
[3]从认知角度谈《诗经》词汇翻译[D]. 张吴钰.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D]. 杨颖.西北大学 2011
[5]先秦量词研究[D]. 滕一圣.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6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7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