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公共艺术计划探索
发布时间:2022-02-24 12:15
随着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然而,部分地区的旅游开发较为盲目,导致了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破坏了乡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从国内外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案例中可知,公共艺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乡土重塑。为规避艺术乡建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本文选取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景观生态学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探讨人与自然二者的共生关系,对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通过艺术乡建,有助于树立居民的文化自信、脱贫自信,提升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实现精神脱贫;且增强了村民的自主脱贫能力、自组织建设能力,培养了村民的相关职业技能,实现物质脱贫。本文以公共艺术相关的艺术乡建等内容作为研究主体,依托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成功案例的解析寻找艺术乡建的发展途径,总结艺术乡建的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运用公共艺术手段推进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内生式发展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法梳理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有关乡村建设的部分,并结合设计学相关的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经济学相关的内生式发展理论,得出了艺术乡建工作的设计原则。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加强信息交换
1.3.2 重塑人文地貌
1.3.3 提升文化自信
1.3.4 培养职业技能
1.4 相关概念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公共艺术计划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及相关理论解析
2.1 景观生态学发展概述
2.1.1 萌芽阶段
2.1.2 形成阶段
2.1.3 发展阶段
2.2 乡村建设相关景观生态学原理
2.2.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2.2.2 整体性原理
2.2.3 干扰性与异质性原理
2.2.4 最优景观格局
2.3 景观生态学与艺术乡建关系
2.4 艺术乡建设计原则
2.4.1 地域性原则
2.4.2 异质性原则
2.4.3 生态性原则
2.4.4 互动性原则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精准扶贫解析
2.5.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5.3 内生式发展理论
2.5.4 社区参与理论
2.6 艺术乡建方法论
2.6.1 优化公共福祉
2.6.2 社情民意考证
2.6.3 关注地方特性
2.6.4 践行低碳发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要素
3.1 国内外相关案例
3.1.1 越后妻有三年展
3.1.2 羊磴艺术合作社
3.2 乡村公共艺术形式表达
3.2.1 公共雕塑
3.2.2 艺术化公共设施
3.2.3 墙体艺术
3.2.4 装置艺术
3.2.5 大地艺术
3.2.6 多媒体艺术
3.2.7 临时性公共艺术
3.3 乡村公共艺术色彩运用
3.3.1 建筑色彩
3.3.2 植物色彩
3.4 乡村公共艺术材质运用
3.5 乡村公共艺术氛围营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产村公共艺术设计
4.1 高产村的综合现状分析
4.1.1 自然生态景观
4.1.2 村落空间景观
4.1.3 人文生态景观
4.2 公共艺术计划实施路径
4.2.1 田野调查
4.2.2 技术引进
4.2.3 风貌更新
4.2.4 文脉重塑
4.2.5 产业培育
4.2.6 旅游开发
4.2.7 多元协作
4.3 公共艺术主题设计
4.3.1 自然环境主题
4.3.2 历史沿革主题
4.3.3 精神信仰主题
4.3.4 地方生产主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村民共创的公共艺术计划
5.1 艺术乡建前期准备工作
5.1.1 建立艺术乡建委员会
5.1.2 筹备运作资金
5.1.3 建立村民协作组织
5.2 村民参与的方案实施流程
5.3 设立管理运营机构
5.3.1 打造服务设施
5.3.2 制定游览路线
5.3.3 搭建宣传平台
5.3.4 组织艺术活动
5.3.5 维护艺术作品
5.3.6 开发衍生商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反思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折叠结构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研究——以艺术市集城市家具设计为例[J]. 钟雪,张新宇. 建筑与文化. 2019(04)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促进精准扶贫[J]. 秦杨. 人民论坛. 2019(03)
[3]绿色材料在互动装置艺术的应用研究——以稻草材料为例[J]. 高尚桢,蔡庭威,吴万礼. 艺术教育. 2019(01)
[4]内生式发展:精准扶贫对象[J]. 赵佳.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12)
[5]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10种创想[J]. 北川富朗,欧小林. 当代美术家. 2018(06)
[6]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J]. 董潘敏,龚娜,何思涵.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4)
[7]乡村公共艺术实践解读[J]. 熊鹏翥. 公共艺术. 2018(05)
[8]艺术进入乡村的关键:从“羊磴艺术合作社”的实践谈起[J]. 王子云. 公共艺术. 2018(05)
[9]色彩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刘艳姣. 乡村科技. 2018(24)
[10]建造·情感[J]. 马岩松. 建筑与文化. 2018(01)
博士论文
[1]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 孙炜玮.浙江大学 2014
[2]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 周成璐.上海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观念下的公共艺术类型及创作方法研究[D]. 徐莎.中国美术学院 2018
[2]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D]. 张晶晶.浙江农林大学 2018
[3]日本新潟大地艺术三年展展览模式研究[D]. 冯正龙.上海大学 2016
[4]近年计划型公共艺术的发展与问题[D]. 王浩臣.中央美术学院 2015
[5]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D]. 林强.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42708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加强信息交换
1.3.2 重塑人文地貌
1.3.3 提升文化自信
1.3.4 培养职业技能
1.4 相关概念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公共艺术计划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及相关理论解析
2.1 景观生态学发展概述
2.1.1 萌芽阶段
2.1.2 形成阶段
2.1.3 发展阶段
2.2 乡村建设相关景观生态学原理
2.2.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2.2.2 整体性原理
2.2.3 干扰性与异质性原理
2.2.4 最优景观格局
2.3 景观生态学与艺术乡建关系
2.4 艺术乡建设计原则
2.4.1 地域性原则
2.4.2 异质性原则
2.4.3 生态性原则
2.4.4 互动性原则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精准扶贫解析
2.5.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5.3 内生式发展理论
2.5.4 社区参与理论
2.6 艺术乡建方法论
2.6.1 优化公共福祉
2.6.2 社情民意考证
2.6.3 关注地方特性
2.6.4 践行低碳发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要素
3.1 国内外相关案例
3.1.1 越后妻有三年展
3.1.2 羊磴艺术合作社
3.2 乡村公共艺术形式表达
3.2.1 公共雕塑
3.2.2 艺术化公共设施
3.2.3 墙体艺术
3.2.4 装置艺术
3.2.5 大地艺术
3.2.6 多媒体艺术
3.2.7 临时性公共艺术
3.3 乡村公共艺术色彩运用
3.3.1 建筑色彩
3.3.2 植物色彩
3.4 乡村公共艺术材质运用
3.5 乡村公共艺术氛围营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产村公共艺术设计
4.1 高产村的综合现状分析
4.1.1 自然生态景观
4.1.2 村落空间景观
4.1.3 人文生态景观
4.2 公共艺术计划实施路径
4.2.1 田野调查
4.2.2 技术引进
4.2.3 风貌更新
4.2.4 文脉重塑
4.2.5 产业培育
4.2.6 旅游开发
4.2.7 多元协作
4.3 公共艺术主题设计
4.3.1 自然环境主题
4.3.2 历史沿革主题
4.3.3 精神信仰主题
4.3.4 地方生产主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村民共创的公共艺术计划
5.1 艺术乡建前期准备工作
5.1.1 建立艺术乡建委员会
5.1.2 筹备运作资金
5.1.3 建立村民协作组织
5.2 村民参与的方案实施流程
5.3 设立管理运营机构
5.3.1 打造服务设施
5.3.2 制定游览路线
5.3.3 搭建宣传平台
5.3.4 组织艺术活动
5.3.5 维护艺术作品
5.3.6 开发衍生商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反思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折叠结构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研究——以艺术市集城市家具设计为例[J]. 钟雪,张新宇. 建筑与文化. 2019(04)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促进精准扶贫[J]. 秦杨. 人民论坛. 2019(03)
[3]绿色材料在互动装置艺术的应用研究——以稻草材料为例[J]. 高尚桢,蔡庭威,吴万礼. 艺术教育. 2019(01)
[4]内生式发展:精准扶贫对象[J]. 赵佳.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12)
[5]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10种创想[J]. 北川富朗,欧小林. 当代美术家. 2018(06)
[6]贫困地区分类分批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J]. 董潘敏,龚娜,何思涵.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4)
[7]乡村公共艺术实践解读[J]. 熊鹏翥. 公共艺术. 2018(05)
[8]艺术进入乡村的关键:从“羊磴艺术合作社”的实践谈起[J]. 王子云. 公共艺术. 2018(05)
[9]色彩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刘艳姣. 乡村科技. 2018(24)
[10]建造·情感[J]. 马岩松. 建筑与文化. 2018(01)
博士论文
[1]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 孙炜玮.浙江大学 2014
[2]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 周成璐.上海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观念下的公共艺术类型及创作方法研究[D]. 徐莎.中国美术学院 2018
[2]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究[D]. 张晶晶.浙江农林大学 2018
[3]日本新潟大地艺术三年展展览模式研究[D]. 冯正龙.上海大学 2016
[4]近年计划型公共艺术的发展与问题[D]. 王浩臣.中央美术学院 2015
[5]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D]. 林强.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42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4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