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子”到“石头”看死亡哲学 ——论海子和策兰诗歌意象的双重性
发布时间:2022-02-24 20:00
海子和策兰分别以独树一帜的诗歌思想,艺术手法,引发中国和德国诗歌界关注。对他们在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思想,文学界和评论界已经做过了深入的研究。文学界和评论界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对他们诗歌里的意象特点和意象中含的死亡哲学思想深入研究的并不多,特别是将二者诗歌作比较性研究的几乎没有。本论文通过研究海子和策兰的短诗,发现他们不同国籍,不同年代,但在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蕴含的哲学思想,都因接受的共同性影响有很多相似性,比如他们都用大量意象通过“黑暗”传递着“死亡”信息,反映出现代西方死亡哲学的思想。而诗歌中频频出现的核心意象“麦子”、“石头”,因为其双重性特点,即,爱与恨,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对立性于一体,成为本文研究的焦点。这种双重性是两极对立的,成为撕扯着诗人内心的最大矛盾:诗学理想和残酷现实。意象的双重性也体现了哲学中生、死的对立和往复,是死亡哲学在诗歌中的集中体现。论文在第一章里,采用平行研究方式,分析海子和策兰诗歌里的双重性意象特点和诗人寄托在这两个意象上的矛盾感情;在第二章里追本溯源,对二人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和创作经验进行比较,得出诗人与“麦子”和“石头”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麦子”、“石头”:海子和策兰诗歌中的双重性意象
第一节 沉默中深爱受伤的“麦子”
第二节 黑夜里冷观裸露的“石头”
第三节 由“麦子”“石头”为核心的意象组合与意象的死亡意蕴
第二章 海子、策兰选取该双重性意象的缘由
第一节 海子—活在残酷现实里的理想主义者
第二节 策兰—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第三节 “麦子”、“石头”呈现出诗人的内心分裂气质
第三章 对海子和策兰诗歌产生影响的共同哲学因素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对二者的影响
第二节 荷尔德林引导二者苦寻精神家园
第四章 意象、死亡方式、死亡哲学
第一节 意象揭示不同的死亡方式
第二节 意象蕴含的死亡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这“未来的北方河流里”——策兰后期诗歌[J]. 王家新. 延河. 2010(07)
[2]保罗·策兰诗选[J]. 保罗·策兰,王家新,芮虎. 诗林. 2009(04)
[3]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 凌海衡.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2)
[4]“在幻象和流放中创造了伟大的诗歌”──海子论[J].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8(05)
[5]海子抒情诗风格论谈[J]. 梁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2)
[6]飞升与沉降──论海子诗歌的意象构成及其内在张力[J]. 郭宝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7]海子诗歌:双重悲剧下的双重绝望[J]. 宗匠. 诗探索. 1994(03)
[8]死亡后记[J]. 西川. 诗探索. 1994(03)
硕士论文
[1]断裂的飞翔——海子论[D]. 吴国珍.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3415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麦子”、“石头”:海子和策兰诗歌中的双重性意象
第一节 沉默中深爱受伤的“麦子”
第二节 黑夜里冷观裸露的“石头”
第三节 由“麦子”“石头”为核心的意象组合与意象的死亡意蕴
第二章 海子、策兰选取该双重性意象的缘由
第一节 海子—活在残酷现实里的理想主义者
第二节 策兰—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第三节 “麦子”、“石头”呈现出诗人的内心分裂气质
第三章 对海子和策兰诗歌产生影响的共同哲学因素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对二者的影响
第二节 荷尔德林引导二者苦寻精神家园
第四章 意象、死亡方式、死亡哲学
第一节 意象揭示不同的死亡方式
第二节 意象蕴含的死亡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这“未来的北方河流里”——策兰后期诗歌[J]. 王家新. 延河. 2010(07)
[2]保罗·策兰诗选[J]. 保罗·策兰,王家新,芮虎. 诗林. 2009(04)
[3]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 凌海衡.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2)
[4]“在幻象和流放中创造了伟大的诗歌”──海子论[J].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8(05)
[5]海子抒情诗风格论谈[J]. 梁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2)
[6]飞升与沉降──论海子诗歌的意象构成及其内在张力[J]. 郭宝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7]海子诗歌:双重悲剧下的双重绝望[J]. 宗匠. 诗探索. 1994(03)
[8]死亡后记[J]. 西川. 诗探索. 1994(03)
硕士论文
[1]断裂的飞翔——海子论[D]. 吴国珍.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3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4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