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韵清文学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10:03
吕韵清是清末民初一位重要的女作家,是“20世纪初女性小说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本文在整理与考辨新见的手稿本诗集《倚修竹轩吟稿》和其他第一手文献资料基础上,以吕韵清的400余首诗歌和18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旨在全面系统地论述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探索,探究其文学创作的转型范式,评介其文学史的意义与地位。第一章系统考察了吕韵清的诗歌创作。前期以《倚修竹轩吟稿》为核心,题材包括闺阁吟咏与应酬赠答、吟咏景物与个人抒怀等,风格上清丽婉约;后期以《忧国吟》为界,直接从现实时事中取材,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积极倡导女权和女性解放,诗风趋向豪迈刚强。第二章综合阐述了吕韵清的小说创作。她的言情小说、家庭小说关注女性群体在“婚恋”与“家庭”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努力探索女性实现自主独立的生存之路;社会小说善于通过平民视角审视人间百态,深刻地揭示了民初的社会现实,贴近市民生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境畅想了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第三章整体探究了吕韵清文学创作的艺术特征。首先,作者执着于古典诗意美的建构,诗歌善于借用意象和典故营造诗歌意境;小说语言文辞典丽,具有“诗化文本”的特征。其次,作者娴熟地运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价值
一、吕韵清的诗歌创作
(一)“闺阁之音”:以《倚修竹轩吟稿》为核心的前期诗歌创作
(二)“诗随时变”:以《忧国吟》为界的后期诗歌创作
二、吕韵清的小说创作
(一)“婚恋”与“家庭”:聚焦于女性群体的生存思考
(二)“现实”与“理想”:立足于市民阶层的时代书写
三、吕韵清文学创作的艺术探索
(一)古典诗意美的建构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四、吕韵清文学创作的近代转型范式
(一)社会身份的转型:由闺阁走向社会
(二)创作文体的转型:由诗歌向小说的延伸
(三)创作观念的转型:从游戏消遣到打破“内言不出于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吕韵清小说作品篇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新见吕韵清诗歌篇目表
附录三 《吕韵清年谱》补编及考辨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女性”与“小说”关系的新陈代谢——基于阅读史为中心的考察[J]. 马勤勤.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2]作为方法的“女性小说”——关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研究的反思与进路[J]. 马勤勤. 文艺研究. 2020(03)
[3]中国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J].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2019(04)
[4]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格局(笔谈)[J]. 王达敏,李思清,马昕,潘静如,马勤勤.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0年[J]. 关爱和.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9)
[6]闺秀·名媛·学者——民国女性诗词的多元书写[J]. 彭敏哲. 学术月刊. 2019(08)
[7]近代语言革新与小说语体的变革[J]. 刘晓军.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4)
[8]关于古代“七夕诗”的几种创作现象[J].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清末民初的妇女报刊与文学转型[J]. 刘钊.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4)
[10]清代女性诗人的历史歌咏与性别意识[J]. 马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博士论文
[1]徐自華研究[D]. 魏鵬展.中山大学 2016
[2]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 曾娟.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民初作为方法—本土视域中的文学革命[D]. 宋声泉.南开大学 2013
[4]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 孙超.复旦大学 2011
[5]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 郭道平.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文明书局小说刊行研究[D]. 安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清代女性作家沈善宝研究[D]. 张秀珍.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清末民初女性期刊小说研究[D]. 王玉琴.湖南大学 2014
[4]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D]. 沈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4430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价值
一、吕韵清的诗歌创作
(一)“闺阁之音”:以《倚修竹轩吟稿》为核心的前期诗歌创作
(二)“诗随时变”:以《忧国吟》为界的后期诗歌创作
二、吕韵清的小说创作
(一)“婚恋”与“家庭”:聚焦于女性群体的生存思考
(二)“现实”与“理想”:立足于市民阶层的时代书写
三、吕韵清文学创作的艺术探索
(一)古典诗意美的建构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四、吕韵清文学创作的近代转型范式
(一)社会身份的转型:由闺阁走向社会
(二)创作文体的转型:由诗歌向小说的延伸
(三)创作观念的转型:从游戏消遣到打破“内言不出于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吕韵清小说作品篇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新见吕韵清诗歌篇目表
附录三 《吕韵清年谱》补编及考辨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女性”与“小说”关系的新陈代谢——基于阅读史为中心的考察[J]. 马勤勤.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2]作为方法的“女性小说”——关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研究的反思与进路[J]. 马勤勤. 文艺研究. 2020(03)
[3]中国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J].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2019(04)
[4]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格局(笔谈)[J]. 王达敏,李思清,马昕,潘静如,马勤勤.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0年[J]. 关爱和.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9)
[6]闺秀·名媛·学者——民国女性诗词的多元书写[J]. 彭敏哲. 学术月刊. 2019(08)
[7]近代语言革新与小说语体的变革[J]. 刘晓军.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4)
[8]关于古代“七夕诗”的几种创作现象[J].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清末民初的妇女报刊与文学转型[J]. 刘钊.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4)
[10]清代女性诗人的历史歌咏与性别意识[J]. 马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博士论文
[1]徐自華研究[D]. 魏鵬展.中山大学 2016
[2]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 曾娟.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民初作为方法—本土视域中的文学革命[D]. 宋声泉.南开大学 2013
[4]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 孙超.复旦大学 2011
[5]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 郭道平.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文明书局小说刊行研究[D]. 安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清代女性作家沈善宝研究[D]. 张秀珍.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清末民初女性期刊小说研究[D]. 王玉琴.湖南大学 2014
[4]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D]. 沈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4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4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