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在日本——中国文学译介与日本战后文化运动(1945—1953)
发布时间:2022-08-11 11:58
1950年前后,日本出现了一波译介中国文学的小高潮,其特征在于"人民文学"理念的引入。以解放区文学为主的"人民文学"的译介,支撑着一批战后日本左翼知识人对本国的文学和文化运动的规划,也与日本左翼阵营的内部纷争联系在一起。这些译介实践由于其意识形态性和党派性,在后来的日本学界被边缘化,但它们内在于战后初期日本民众文化运动之中,包含丰富的问题。本文以鹿地亘、岛田政雄等知识人和日本《人民文学》杂志为线索,重新考察这些译介实践的来龙去脉及其思想史意义。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民文学”理念的初步引入:以鹿地亘为例
二岛田政雄的上海体验与中国文学译介
三日本《人民文学》杂志与中国文学的传播
余论:“人民文学”与“国民文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现香港”“夺回读者大众”与“夺取黄色堡垒”——论《虾球传》之于旅港左翼文坛的意义[J]. 谢力哲.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04)
[2]“赵树理方向”与《讲话》的历史辩证法[J]. 李杨. 文学评论. 2015(04)
[3]毛泽东文艺理论在日本的接受[J]. 王志松. 文艺研究. 2006(08)
本文编号:3674621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民文学”理念的初步引入:以鹿地亘为例
二岛田政雄的上海体验与中国文学译介
三日本《人民文学》杂志与中国文学的传播
余论:“人民文学”与“国民文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现香港”“夺回读者大众”与“夺取黄色堡垒”——论《虾球传》之于旅港左翼文坛的意义[J]. 谢力哲.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04)
[2]“赵树理方向”与《讲话》的历史辩证法[J]. 李杨. 文学评论. 2015(04)
[3]毛泽东文艺理论在日本的接受[J]. 王志松. 文艺研究. 2006(08)
本文编号:367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7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