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

发布时间:2023-03-25 08:04
  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文学会议,它是新时期文艺工作得以蓬勃开展的新起点。这次会议从筹备到议题的选取,都受到了党中央、文艺领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会前,文艺界为如期召开会议铺平道路;会上,就如何处理“十七年文学”遗产问题展开了热议;会后,对会议精神予以传达、贯彻和落实。凡此等等,都使本次文大会与中国当代文艺体制在新时期的再建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它是复杂历史和政治语境下的文学遗留物。在建国三十年期间,如何看待它的影响和价值,文坛、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在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之后,有关“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定位问题才逐渐明朗化。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是新时期初文艺领域的一场“拨乱反正”大会,它承担了回顾、反思、总结建国三十年文学艺术价值,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提供方向指导的时代重任。它的召开过程,与“十七年文学”以新的形态和方式重新参与新时期文艺体制建构有着微妙的联系,它是“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顺利完成“拨乱反正”的发生器和动力源。为了更好地探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艺体制的正名
    第一节 会议关键:还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貌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作用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受到林、江集团的歪曲利用
        三、文代会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本清源”
    第二节 会议热点:“双百”方针的恢复
        一、“双百方针”带来的新气象
        二、“双百方针”的重新张扬
    第三节 会议精神:“二为”口号的修正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弊端
        二、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
        三、“二为”方针的具体提出
第二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队伍的正名
    第一节 “十七年”作家群体的尴尬身份
        一、纳入体制
        二、批判改造
    第二节 与会代表的选取:“十七年”作家们的辩诬
        一、与会代表名单的选取和拟定
        二、“胡风”集团平反最佳的时机
        三、丁玲政治名誉的恢复
    第三节 第四次文代会对作家身份价值的确认
        一、胡耀邦的总体设计
        二、会议筹备小组的最大努力
        三、“五代同堂”的盛况
第三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解禁:“重放的鲜花”
    第一节 “毒草”的解禁
        一、“文革”时期确认的“毒草”类型
        二、为“毒草”正名的举措
    第二节 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精神的接续
        一、“十七年”人道主义思潮的退隐
        二、文代会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的回应
        三、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显现
    第三节 对“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正名
        一、“十七年”的现实主义探索到“文革”的伪现实主义
        二、文代会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肯定
        三、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新时期文学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70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