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服饰礼仪文化翻译“评头”之后的“论足”——基于《金瓶梅》两个全译本中的“足衣”文化

发布时间:2017-06-08 13:02

  本文关键词:服饰礼仪文化翻译“评头”之后的“论足”——基于《金瓶梅》两个全译本中的“足衣”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服饰文化"头饰"翻译的基础上,分别聚焦厄杰顿(Clement Egerton)和芮效卫(David Tod Roy)的《金瓶梅》全英译本,对照反思其各自"足衣"(靴、舄、袜和裹脚)译文部分对于礼仪文化的体现,尝试以文化协调翻译观为指导,协调文化差异,补充完善"足衣"文化内涵;同时,反思归纳英汉语言表达中有关鞋靴袜的习语表达,达到在不同语言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中,相互借鉴学习、丰富与发展彼此文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关键词】足衣 翻译 文化 金瓶梅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024)“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艺术翻译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5JDWYA008)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文化研究与传播”、“西方服饰理论研究”以及研究生创新项目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002)在伦敦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古训,不同媒体的译文使借助鞋子表达的政治理念被外界媒体上升为shoe theory(鞋论),而中华鞋履相关的文化研究也因此引起学界的关注。中华 民族礼仪文化博大精深,

  本文关键词:服饰礼仪文化翻译“评头”之后的“论足”——基于《金瓶梅》两个全译本中的“足衣”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3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