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游移的边界——论文学阐释的开放性

发布时间:2017-07-05 15:09

  本文关键词:游移的边界——论文学阐释的开放性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性 强制阐释 边界 开放性 超越性


【摘要】:文学阐释指向文学对象而有其边界,但文学活动本质上是开放、历时的存在,因而文学阐释又不可避免地超越文学活动已有的边界,打破不同理论视界的限制。其阐释的边界不存在绝对的区分与强行的区隔。文学阐释的开放性体现了包容和创造,它的展开孕育了文学创造和鉴赏的新的可能性。因此,从文学存在的特性看,阐释在文学的本源上没有固定的边界,多元的文学阐释以其游移的视野和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拓展文学活动的场域。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文学性 强制阐释 边界 开放性 超越性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鉴于诸多跨学科的“场外”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阐释活动中,当代文论理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容纳多元的理论视野进行文学阐释,而不是固守文学阐释的边界,即文学阐释应当坚守文学本体的纯粹性与独立性,避免偏离文学研究。文学阐释指向文学活动及其作品,因而具有相对固定的边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子华;;超越与重构:论文学阐释中的价值追求[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卢静;;从古代评点看《檀弓》的文学阐释[J];求索;2012年06期

3 姚基;再谈历史知识在文学阐释中的有效性——答黄候兴同志[J];文艺争鸣;1991年04期

4 刘新敖;;论文学阐释中的主体幻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邵子华;;超越与重构:论文学阐释中的价值追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邵子华;;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文学阐释与生命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肖明华;;走向反思型文学阐释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8 顾建光;;“开拓美学新视野”——《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译后[J];博览群书;1997年08期

9 李红梅;;文学阐释学管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邵子华;;论文学阐释的超越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梅;;文学阐释学管窥[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乃乔;;偏见与误读——文学阐释学的哲学反思[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爱华;论文学阐释的限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敏;文学阐释的审美关联理论[D];西南大学;2007年

3 刘冰;从孤单到狂欢[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2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22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