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雅舍小品》 幽默翻译方法 文化视角 接受美学
【摘要】:梁实秋作为跨东西文化的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基于更好的翻译和传播中国优秀散文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目的,本文以陈达遵和时昭瀛两位译者对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英译为基础来探讨《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问题。首先,本文将国内外对梁实秋的幽默及其幽默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其次,本文根据制造幽默的技巧将《雅舍小品》中的幽默分为语言类幽默、文化类幽默和含有文化因素的语言幽默,并结合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替代、注释、意译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幽默,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即便是针对同一类型的幽默,也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方法。具有完全相通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元素的,直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直接匹配,他们找到一些类似的表达来替代原来的意义,实现相对传输;此外,一些特殊的与文化相关的幽默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尽可能的保留语言特征;至于不可译或是影响读者理解的,只能尽可能传达原意,为读者清扫阅读障碍。当然,这些翻译方法之间也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结合运用。再次,本文从文化和接受美学的视角对《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问题进行了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幽默本身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文化差异使幽默的翻译成为一个难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译者从历史、文化和语言差异等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解释幽默元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在幽默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扮演了源语言读者和译作读者的双重身份。作为源语言读者,译者在对源语言的前理解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来使自己的期待视野贴近原文文本;作为译作的读者,他们考虑到读者的认知心理、语言审美和本土文化,并采取了针对性的翻译方法实现了读者期待与原文文本的最大融合。最后,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幽默及其翻译研究的内涵,为中国优秀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雅舍小品》 幽默翻译方法 文化视角 接受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5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Study9-10
- 1.2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
- 1.3 The Methodology and Thesis Structure10-11
- 1.4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Liang Shih-chiu's From A Cottager's Sketchbook and their English versions11-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5
- 2.1 Studies on Humo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15-18
- 2.1.1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Humor15-17
- 2.1.2 Classifications and Function of Humor17-18
- 2.2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18-21
- 2.3 Researches on the Humor and its Translation in Liang Shih-chiu's From A Cottager's Sketchbook21-25
- Chapter 3 On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he Humor in From A Cottager'sSketchbook25-45
- 3.1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Humor in From A Cottager's Sketchbook25-32
- 3.1.1 On Language Humor25-30
- 3.1.2 On Cultural Humor30-31
- 3.1.3 On Language Humor with Cultural Elements31-32
- 3.2 On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he Humor in From A Cottager's Sketchbook2432-45
- 3.2.1 On Literal Translation32-35
- 3.2.2 On Substitution35-38
- 3.2.3 On Annotation38-40
- 3.2.4 On Free Translation40-45
- Chapter 4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in From A Cottager'sSketchbook45-59
- 4.1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45-50
- 4.1.1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45-46
- 4.1.2 On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46-50
- 4.2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of Reception50-59
- 4.2.1 Brief Introduction of Aesthetic of Reception50
- 4.2.2 On the Reflec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50-59
- Chapter 5 Conclusion59-62
- 5.1 Major Findings59-60
- 5.2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0-61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61-62
- Works Cited62-6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65-66
- Acknowledgements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实秋;;雅舍[J];法制资讯;2009年07期
2 朱春学;;陋室与雅舍[J];思维与智慧;2011年23期
3 胡思勇;;我的雅舍[J];时代风采;1995年04期
4 李佑生;;“东篱雅舍”小记[J];教师博览;2007年02期
5 梁实秋;;命运[J];意林;2007年14期
6 ;《雅舍》与《弈人》比较[J];小作家选刊(小学版);2010年12期
7 朱学春;;陋室与雅舍[J];晚报文萃;2012年08期
8 钮丽云;;似家似奇:“雅舍”之“雅”——读“雅舍”心得一二[J];江苏教育;2012年Z1期
9 言必何;;雅舍“网恋”记[J];同学;2002年05期
10 曲光楠,杨桂贞;试论梁实秋《雅舍》的自然个性[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毕亮;最忆是雅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2 阿福;修复雅舍为北碚增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倪凤友;广州历德雅舍欲树国际典范[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嘉木;实秋的《雅舍》与“雅舍”的实秋[N];吉林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徐影;森林公园中精雕小环境[N];长春日报;2007年
6 温海宇;重读《雅舍小品》[N];北京日报;2012年
7 张俊良;雅舍为门窗装上“遥控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傅国涌;大历史小细节:逼近真实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影;以净月的名义谈升值[N];长春日报;2006年
10 胡廷武;星空下的灵思[N];云南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荣荣;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幽默的翻译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2 薛进;论梁实秋及其《雅舍小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38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3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