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发布时间:2017-07-19 17:31

  本文关键词: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后殖民理论 民族观 批判


【摘要】:后殖民主义论述作为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探索,检视、扬弃和汲取其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主义"观的可行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有力武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构性,主张反思、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思维,强调民族的建构性、关系性和历史性,指明民族主义的新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地理解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然而其思想上的乌托邦性在政治上掩盖了民族间不平等权力关系、为跨国资本开道张目的右翼性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惧。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民族观 批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编号:11ZD078)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后殖民理论是继马克思、列宁之后批评理论论述民族问题的又一重镇。正如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远离激进政治的无端指责所作的辩护那样,尽管并非始终和鲜明1,但马克思仍是反殖民斗争当之无愧的先锋。马克思主义在考察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关系上留下的若干局限,在非殖民主义论述2中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苗;;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文化的警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王晓路;;后殖民理论[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01期

3 孙婷婷;;对福柯《另类空间》的后殖民解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4 蔡圣勤;;“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理论”之误用辩证[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02期

5 冯瑞玲;;从后殖民视角看傅东华《飘》的翻译[J];长城;2012年04期

6 刘晓陶;;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艺术[J];中国美术;2013年04期

7 王宁;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理论批评[J];文艺研究;2003年05期

8 黎跃进;后殖民理论及其意义[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9 赵琼;;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数字翻译反思——从霍译《红楼梦》中的两个译例说起[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徐斌;;论后殖民理论视角下晚清小说的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跃进;;后殖民理论对比较文学的启示[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怡敏;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佬》译本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贾红燕;忠实原则指导下的后殖民小说翻译策略选择[D];复旦大学;2013年

3 童伟冰;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宋莹s,

本文编号:564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64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