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翻译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狼图腾》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本报告是作者在翻译中国当代作家姜戎所著《狼图腾》的翻译实践上完成的。本报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旨在阐述在文学翻译中如何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实现语篇一致、动态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类似的读者反应。本报告共有五章。第一章是任务描述,介绍了作者姜戎及其所著的《狼图腾》,选择该文本的理由及此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阐述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及解决措施;第三章是理论框架,简要介绍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及该理论对实践的启发意义;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作者从词汇、句法、篇章、风格四个层面上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阐述作者在该理论指导下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第五章为结论,主要总结了作者此次翻译实践的感想及经验,分析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可借鉴之处与不足之处,从而为其他译者日后翻译实践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狼图腾》 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6-7
- 摘要7-9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9-12
- 1.1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Author9-10
- 1.2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10-12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12-14
- 2.1 Pre-translation12
- 2.2 While-translation12-13
- 2.3 Post-translation13-1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4-16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14-15
- 3.2 Enlightenm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15-16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16-28
- 4.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16-20
- 4.1.1 Four- Character Chinese Structure16-17
- 4.1.2 Culture-Loaded Words17-20
- 4.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20-23
- 4.2.1 Classical Chinese21-22
- 4.2.2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22-23
- 4.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extual Level23-26
- 4.3.1 Description23-25
- 4.3.2 Argument25-26
- 4.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Stylistic Level26-28
- 4.4.1 Simile26
- 4.4.2 Hyperbole26-2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28-29
- References29-30
- Appendix A30-42
- Appendix B42-58
- Acknowledgements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徐婧;;从关联理论看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涂传娥;;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周桂英;;论“归化”、“异化”与习语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邓云丽;;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更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蕤;;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以《翻译之道》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邱s,
本文编号:575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7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