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影响
【摘要】: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参与民族最多的文艺活动,会演历时一个月,共上演300多个节目,来自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黑龙江、吉林、福建、广东、浙江、湖南、四川、青海、西藏、甘肃、辽宁、贵州、云南十七个省、自治区的代表团和中央民族歌舞团参加了会演,分为五轮演出,每轮有4—5个代表团分别参演。在会演结束后,从参演作品中选出部分优秀节目进行4台歌舞和2台戏剧的联合公演,共108场,观众达16.8万人次。此次会演的举办使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以高调的姿态呈现在国人眼前,集中展示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歌舞、戏剧等艺术水平的提高。会演中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被人们广泛关注,如藏族民间舞蹈《牧狮》、回族歌舞剧《曼苏尔》、黎族神话剧《甘工鸟》、藏戏《朗莎雯波》、壮族舞蹈《花山战鼓》等。大批优秀的编导、演员、歌手也在此次会演中脱颖而出,如巴图、赵玉衡、阿尔昂?银杏姬斯、莫平琴、阿拉泰等。这些优秀的作品和演员的出现为理论界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良好的契机,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学者们对少数民族文艺存在的偏见。1980年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使少数民族文化地位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觉增强,使学者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上。但是对于这一文化现象学术界并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对它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对会演的过程描述,揭示其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者对于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再思考。
【关键词】: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5
- 一、选题缘起及理论意义9
- (一)选题缘起9
- (二)理论意义9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9-12
- (一)相关出版文献的研究10-11
- (二)1980 年会演的文化部内部资料11-12
- 三、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2-13
- (一)少数民族政策的相关研究12
- (二)音乐理论界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12-13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13-14
- (一)研究方法13
- (二)研究目的13-14
- 五、创新之处14
- 注释14-15
- 第二章 1980年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社会背景15-22
- 一、会演的政治背景15-16
- 二、会演的文化背景16-20
- (一)1978—1980 年中国文学艺术领域发展概况16-17
- (二)1978—1980 年少数民族文艺领域的复苏与繁荣17-20
- 注释20-22
- 第三章 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概况22-46
- 一、会演前的准备22-24
- (一)中央政府的准备情况22
- (二)各项政治会议的召开22-24
- 二、各省、自治区的会演准备工作24-25
- 三、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概述25-44
- (一)会演代表抵达首都25-27
- (二)会演盛况27-41
- (三)会演成果41-44
- 注释44-46
- 第四章 1980年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社会影响46-50
- 一、对国家政府部门的影响46-47
- 二、对专业工作者的影响47-48
- 三、对少数民族代表的影响48-49
- (一)民族自信的增强48
- (二)少数民族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48-49
- 注释49-50
- 第五章 从会演折射的问题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0-55
- 一、会演反映的问题50-52
- (一)地方政府和领导工作中的问题50-51
- (二)关于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问题51-52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思考52-53
- 注释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9-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娅;;西藏山南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王巨山;;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传播学视角下的非遗题材电影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宋永利;赵本立;;高职院校融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4 余海珍;邱慧灵;陈晓琴;许兵;;畲族彩带文化传承与保护[J];装饰;2009年12期
5 佟加·庆夫;关智胜;佟连庆;;满文和锡伯文的生存状态及保护[J];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04期
6 王佩;;“非遗”视野下戏曲引发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3年01期
7 范丽华;;浅谈信息化时代的书法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04期
8 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相关问题[J];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02期
9 张艺;;苏式二胡制作考察与研究[J];乐器;2008年12期
10 闫玮;;河南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分析[J];山西档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福宝;;浅谈地方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珍;宜春市农民龙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晓楠;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毅;手工文化的传承[D];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
4 杨央;《阿尺目刮》:多元传播方式和长效保护机制[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5 鲍婧;“非遗”生产性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本文编号:627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2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