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看创作的趋向与缺失
本文关键词:从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看创作的趋向与缺失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画发展 高端专业 美术创作 创作群体 综合材料 写意画 专业平台 写实手法 具象 意象造型
【摘要】:正青年是最具活力与潜质的文艺创作群体,全国青年美展则是专门为青年美术家打造的高端专业平台。作为当代主流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美展是当下美术创作的一个精彩缩影,其囊括的表现种类相当全面,在延续以往画种(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漆画、综合材料)的基础上,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新增加了插画·连环画作品。就总体创作风貌而言,从历史或现实情境中选取形象素材,将之作为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中国画发展;高端专业;美术创作;创作群体;综合材料;写意画;专业平台;写实手法;具象;意象造型;
【分类号】:J124
【正文快照】: 青年是最具活力与潜质的文艺创作群体,如融合传统趣味、走向装饰化、不同画种彼此跨全国青年美展则是专门为青年美术家打造的高界、以及借鉴图像效果等,它们展现出青年美术端专业平台。作为当代主流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家拓展艺术表现力的尝试和探索路向的某种交分,青年美展是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绪成;传统中国画将退居二线——21世纪中国画发展预言[J];文艺评论;2003年02期
2 王平;对中国画发展现状及趋向的看法[J];文艺评论;2003年02期
3 张志强;中国画探赜[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刘国辉;大有深意的航行[J];美术;2005年09期
5 顾平;;对中国画教育现代形制的构想[J];国画家;2005年06期
6 李晓霞;;再论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必要性[J];电影评介;2006年09期
7 钟文国;;从传统到唯美——再谈中国画的模式[J];艺术探索;2006年02期
8 张志军;;新时期中国画发展态势述评[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7期
9 黄志强;;没有时代感,就没有创新——中国画时代感之回眸[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杨乾明;曾智林;;谈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积寅;;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制高点”[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李爱国;;中国画的国际化——对中国画走向国际化的几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马鸿增;;中国画审美流向两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程元友;;为实现中国画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5 徐卫;;从中国画意象形态演变看当代中国画发展态势[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代中国画面临十大问题[N];美术报;2000年
2 郭怡宗;承传与拓展:中国画的使命[N];人民日报;2003年
3 邵大箴;中国画创新刍议[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谷泉;水墨画≠中国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宣兵;认知中国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张迪华;漫谈中国画的欣赏问题[N];美术报;2006年
7 曹玉林;谈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变动不居与相对稳定[N];美术报;2006年
8 曹玉林;关于“中国画”称谓的再思考(上)[N];美术报;2007年
9 于释博邋张童;《山东中国画百家》征稿及编辑工作已近尾声 出版在即[N];美术报;2007年
10 于海东;中国画:趋向边缘化的传统笔墨[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2 何士扬;中国画“勾勒法”学理探微[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3 茹峰;视觉图式的演变[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4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妍;中国画儿童题材艺术表现浅论[D];厦门大学;2009年
2 郑然杰;论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D];延边大学;2008年
3 韩宏斌;我对中国画创新的认识[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4 肖霄;空纳万境——试论“留白”与中国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芳;二十世纪中国画语言转型及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颖;中国画教育在知识教育体系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蒋乐志;再论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芳;试论中国画的线外之“线”[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肖瑶;中国画的线条演变[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1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5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