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融视域下傅雷文艺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8:31
本文关键词:中西文化交融视域下傅雷文艺理论研究
【摘要】:傅雷作为五四觉醒的一代,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之际,他既不拘囿于自家传统文化,也不盲目吸收外来文化,以“历史观念”与“世界眼观”的巧妙结合开辟了一条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之路。他的见解散见于《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观画答客问》中,主要包括艺术主体观、艺术美理论以及中西文化交融之路的探索等方面。第一章,探讨中西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主体观。首先,分析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真诚,傅雷认为真诚是艺术家修养首要培养的品质,并从真诚的塑造和真诚的标准论述了真诚品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感性与理性的均衡,傅雷对此观点的认知大都来源于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对西方绘画大师的评价,从赏析绘画作品中总结出感性与理性均衡的重要性,并在家书中反复教导傅聪。此外,傅雷还指出艺术家要做到独特个性与普遍人间性的均衡。第二章,分析中西文化影响下的艺术美理论。傅雷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分析了艺术美来源的问题,他提出艺术美来源于技术,此种思想是对庄子“道进乎技”的传承,也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自然观中总结出来的。而技术获得的途径,在傅雷看来必须“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傅雷认为运用整体观念与追求健全的感官享受是评判艺术美的标准。傅雷也对思想美与艺术美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章,研究傅雷对中西文化交融之路的探索。傅雷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态度是:不能让西风压倒东风,造成本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也不能让东风阻挡西风,导致西方先进文化的缺失。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努力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来革新、充实、推进本国文化的长远发展。在傅雷看来,“历史观念”与“世界眼光”巧妙融合的思维方法和能“通”能“化”的为学方法是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儒家 道家 艺术主体 艺术美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傅雷文艺观研究的现状9-11
- 0.2 本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11-12
- 0.3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12
- 0.4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12-14
- 1 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主体观14-22
- 1.1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真诚14-18
- 1.1.1 真诚品格的标准14-17
- 1.1.2 真诚品格的塑造17-18
- 1.2 西方文化影响下感性与理性的均衡18-22
- 2 凝聚中西文化的艺术美理论22-34
- 2.1 艺术美思想的来源22-25
- 2.2 艺术美的塑造25-27
- 2.2.1 师法古人25-26
- 2.2.2 师法造化26-27
- 2.3 艺术美的标准27-32
- 2.3.1 整体观念的运用27-31
- 2.3.2 追求健全的感官享受31-32
- 2.4 艺术美与思想美的关系32-34
- 3 中西文化交融之路的探索34-38
- 3.1 “历史观念”与“世界眼观”相融合的思维方法34-35
- 3.2 能“通”能“化”的为学方法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适然;;论傅雷的艺术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海利;傅雷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姜策;人生与艺术的合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曙;傅雷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84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8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