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庄子丑怪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5:22

  本文关键词:庄子丑怪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庄子 丑怪 畸人 散木 绘画


【摘要】: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艺术乃至士大夫人格精神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深邃博奥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丑怪审美是较为重要的主题之一。由庄子所开创的丑怪审美观念,第一次明确地将丑怪纳入文艺表现的领域,指出丑怪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美的精神。本文立足于庄子独特的丑怪审美,分四章论述。第一章为庄子丑怪审美概说,涉及庄子丑怪审美产生根源、内涵解读、言说方式三个方面。其中,第一节从庄子生平遭遇及气质、学术思想、时代背景等三个角度论述庄子为何会形成丑怪审美。第二节以庄子的丑怪理论阐述及文本中具体的丑怪形象刻画为出发点,论述何谓庄子丑怪审美。第三节重在通过分析庄子丑怪审美的言说方式,来体会作者语言上的“丑怪”。第二章对庄子丑怪审美的表现形态畸人与散木形象进行分析,论述其丑怪外形所蕴含的精神之美,旨在对庄子丑怪审美有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第三章与第四章进入接受美学领域,探究庄子丑怪审美对后世文艺的影响。第三章首先对庄子丑怪审美之于后世文学的影响进行概述,继而以畸人、散木为中心,论述此二种形象在后世诗文领域的表现;第四章则进入艺术领域,首先概述庄子丑怪审美之于艺术领域的影响,随后转向绘画领域,以怪诞人物图、枯木图为重点,分析庄子丑怪审美在后世绘画中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 丑怪 畸人 散木 绘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6
  • 第一章 庄子丑怪审美概说16-32
  • 第一节 庄子丑怪审美根源分析16-23
  • 第二节 庄子丑怪审美内涵解读23-27
  • 第三节 庄子丑怪审美言说方式27-32
  • 第二章 庄子丑怪审美之表现32-43
  • 第一节 畸人——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32-38
  • 第二节 散木——人间世中逍遥游38-43
  • 第三章 庄子丑怪审美之后世文学影响——以诗文中的畸人、散木形象为中心43-65
  • 第一节 庄子丑怪审美后世文学影响概述43-45
  • 第二节 畸人但唱郢中歌——诗文中的畸人世界45-56
  • 第三节 散木支离得自全——诗文中的散木世界56-65
  • 第四章 庄子丑怪审美之后世艺术影响——以绘画中的怪诞人物图、枯木图为中心65-84
  • 第—节 庄子丑怪审美后世艺术影响概述65-68
  • 第二节 丑人图画如古铜——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怪诞人物图68-77
  • 第三节 枯木里面有龙吟——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枯木图77-84
  • 结语84-87
  • 参考文献87-94
  • 后记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永亮;《庄子》在两汉之传播与接受[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2 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叶京;读《庄子》拾穗——知无知 言与意[J];华夏文化;2001年03期

5 吴瑞霞;论庄子的思维与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谢明仁,韦玲娜;略论庄子思想的社会基础[J];艺术探索;2001年05期

7 金德三;庄子思想的当代意义二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包兆会;论庄子之游[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包兆会;二十世纪《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运生;庄子思想的发扬者——嵇康[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侯桂运;;庄子的尧舜观[A];2009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刘云章;;阐释庄子: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季岸先;;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 李建盛;;从政治哲学到诗意美学——“老庄”比较视域中的庄子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7年第3辑 总第二十一辑)[C];1997年

8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悖合——庄子人学的审美指向及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9 李建盛;;庄子的美学思想与先秦历史文化语境[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10 袁振保;;庄子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虹;刘冬颖正解《庄子》[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 刘士林;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N];光明日报;2007年

3 寓真;独具只眼,透悟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赵云峰;庄子文化——可以在国际上推广的文化品牌[N];商丘日报;2009年

5 志丹高级中学 封金河;庄子一人类精神的守护者[N];延安日报;2011年

6 ;弘扬庄子文化国际高层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6年

7 吴淑玲;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N];光明日报;2007年

8 董延喜;民权的庄子 商丘的庄子 世界的庄子[N];商丘日报;2006年

9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洪雅琳;徐复观的《庄子》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5 史国良;《庄子》内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民;论庄子的悲情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龚平安;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苗;庄子的“反知”与“真知”[D];西南大学;2011年

4 雷江梅;庄子政治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靳瑞霞;试论庄子“道”之思想体系[D];郑州大学;2004年

6 庄鹏;浅论庄子之梦[D];云南大学;2011年

7 陈启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林;《庄子》方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罗媛;庄子社会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王艳;庄子之“乐”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9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89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