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格律诗音韵美不可译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8
本文关键词:汉语格律诗音韵美不可译性研究
【摘要】: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汉语格律诗必须首先懂得如何欣赏格律诗。本文从汉字的四声及平仄入手,分析了中国格律诗的基本句式和格式,以及格律诗如何通过"对"、"粘"、"拗救"等艺术手段在严格遵循固定格律的前提下实现了声韵的和谐,从而构成汉语格律诗特有的音韵美。由于格律诗的音韵美是根据汉字的语音特征而设计的,鉴于中西方语言的巨大差距,无论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格律诗的音韵美都是无法借助另一种语言完美地得到传译的。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格律诗 平仄 韵律 音美 不可译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据统计,自1980-2011年三十多年间,被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唐诗英译为主题的论文一共有305篇,其中关于唐诗英译可译性研究的论文共有7篇,从音韵、格律角度研究唐诗英译的论文共有10篇[1]。本文试图从音韵美和格律角度揭示中国格律诗的不可译性。理解是翻译的前提。要谈格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红;;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J];教学与管理;2008年33期
2 黄利华;李楠;;浅谈广告词中的音韵美[J];商场现代化;2008年09期
3 胡朝雯;;怎样使演讲稿富有音韵美[J];应用写作;2004年05期
4 张起俊;;浅析英汉的音韵美及在翻译中的转换[J];青年文学家;2013年06期
5 王育伦;;翻译和音韵美[J];中国翻译;1983年12期
6 陈国坚;《堂吉诃德》的音韵美[J];现代外语;1988年03期
7 蒋传红;;作品应具音韵美——读沈祥源《文艺音韵学》[J];写作;1999年02期
8 宋晓英;;中英诗篇的音韵美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3年23期
9 胡朝雯;演讲稿如何实现音韵美[J];阅读与写作;2004年01期
10 刘嫦;;译出原作的音韵美[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娣;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N];太行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慕丹;俄汉歌词“音韵美”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2 郑晓君;浅析中国画中的音韵美[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7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86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