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余光感知图形的魅力
本文关键词:用余光感知图形的魅力
更多相关文章: 视觉感知 非对称 边缘部分 视觉科学 被试 图形的 大学美术 注视点 余光中 计算机屏幕
【摘要】:正2016年第6期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用外周视野感知完美的Dora Maar》的文章[1],报道了成都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科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图1a),让被试盯着圆形外的注视点,同时利用外围视觉感知图形,在用余光观察圆形的过程中,位于外围视野中的圆形靠近被试者鼻侧的边缘部分被明显压缩,外周视野对圆形产生了非对称的视觉感受(图1b).如果以毕加索的油画《朵拉·玛尔》(Dora Maar)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视觉感知;非对称;边缘部分;视觉科学;被试;图形的;大学美术;注视点;余光中;计算机屏幕;
【分类号】:J0-05
【正文快照】: 2016年第6期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用外周视野感知完美的DoraMaar》的文章[1],报道了成都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科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图1a),让被试盯着圆形外的注视点,同时利用外围视觉感知图形,在用余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霖,汪云九;交变图和视觉感知[J];心理学报;1983年01期
2 李士;;素描的表现程式[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3 王才勇;;现代视觉感知及其图式特点[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4 抗文生;;影视教材的语言与图像[J];外语电化教学;1988年03期
5 李歆;;图形色彩的视觉感知与想象[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钱恒;;中西方色彩差异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1期
7 王颖;;论色彩语义的性质[J];艺术学界;2009年01期
8 张宇虹;;论如何使儿童插画具备适应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审美特性[J];美与时代(上);2013年07期
9 李红儒;试论认知意向谓词系统与视觉感知谓词[J];外语学刊;2001年03期
10 ;新视觉感知 一种内心现实的进行时刻 忻海洲访谈录[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书荣;;眼睛运动及其对视觉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薛青;徐文超;郑长伟;刘永红;;基于有限理性的虚拟视觉感知因子分析[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敏;梁玮;李善青;贾云得;;一种基于交互式学习的穿戴视觉感知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4 蒲翠翠;孟放;姜秀华;高慧;;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廖毅;程志全;党岗;;一种基于显著性分析的网格分割算法[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学科;原有记忆会降低视觉感知能力[N];科技日报;2011年
2 刘孝沅;用视觉感知的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胜;生物视觉感知启发下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恒伏;结合视觉感知的图像认证与数据隐藏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聂一鸣;高速公路自主驾驶汽车视觉感知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郑雅羽;基于视觉感知的H.264感兴趣区域编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向遥;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杨文璐;视觉感知模型与编码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杜兴;视觉感知机制启发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于江波;视觉感知计算模型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沈云涛;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图像检索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李晓华;显示系统分辨率和动态伪像测量评估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霞;基于视觉感知的行为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周圣云;基于视觉感知的室内场景识别与理解[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范允易;轻量级的三维树木构建技术及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姜丽颖;生物视觉感知机制启发下的图像不变性特征表示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汤毓婧;基于人脑视觉感知机理的分类与识别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双;乳腺钼靶诊断中的视觉感知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林祥明;人类视觉感知经验的数学化表示及其在深度估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8 宋磊;基于视觉感知的模型简化算法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彭素静;基于视觉感知机理的显著区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陈金龙;面向图像处理应用的生物视觉感知计算模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4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4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