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试论《死者年鉴》中的时间政治

发布时间:2017-10-27 04:27

  本文关键词:试论《死者年鉴》中的时间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死者年鉴》 时间政治 美国印第安人


【摘要】:时间是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西尔科小说《死者年鉴》中的中心意象。在印第安人与西方人迥异的时间观里,时间具有循环性和政治性。在《死者年鉴》中,西尔科彰显印第安人传统的时间理念,质询西方父权制线性时间观的思维定势,将欧美殖民者的核殖民和文化掠夺的霸权主义历史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呼吁印第安人积极行动起来,重新夺回失去的土地。在澄清历史积淀的过程中,作者凸显时间政治的当下意义,从而揭示小说时间政治背后潜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死者年鉴》 时间政治 美国印第安人
【基金】:大连外国语大学2012科研基金项目(2012XJQN09)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1091)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Silko)的小说《死者年鉴》(Almanac of theDead,1991)与她的成名作《典仪》(Ceremony,1977)在历史背景、谋篇布局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大相径庭,令《典仪》的爱好者非常不悦,甚至到心生恐惧的地步。《典仪》之所以被推崇备至,不仅因为小说节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平;;《死者年鉴》:印第安文学中的拜物教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黎会华;;历史事件与小历史书写——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克的《鸽灾》[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2 赵丽;;论诺斯替主义与西尔科的世界融合观——以《沙丘花园》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陈文益;邹惠玲;;鬼舞:美国印第安小说中的批评隐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杨恒;;别样的魔幻书写——试析路易丝·厄德里克《鸽灾》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J];山花;2013年22期

5 王建平;;印第安文学批评的派系化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克东;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主题发展轨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紫茜;论《死者年鉴》中的记忆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宪文;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人的解放[D];兰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惠玲;郭继德;;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2 高琳;;书写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困境的《爱之药》[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3 罗炜东;李华颖;;美国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中的生态意识[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4 文培红;;“世界之间”的美国印第安人身份危机与自我拯救——西尔科《摇篮曲》浅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1期

5 刘玉;;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生态情怀[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6 张娟;;白人对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态非正义——解读西尔科的《死者年鉴》[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建平;;《死者年鉴》:印第安文学中的拜物教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8 梅;;美国朋友的一封来信[J];读书;1979年05期

9 张艳;;印第安人的哀歌——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杰克·伦敦的《老头子同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王艳萍;;从《爱药》看美国印第安人的真实生存状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若曼;;《哥伦布之冠》中本土生存意识的现代演绎[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晋悦;汤亭亭:所有的老兵都痛恨战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菲;《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身份的追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铃;论《爱药》中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娟;西尔科《死者年鉴》的正义主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锦屏;《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贺紫茜;论《死者年鉴》中的记忆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沁;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黎明小屋》[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愿荣;《黎明之屋》与美国印第安文化身份构建[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1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01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