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莱塞小说的现代主义元素
发布时间:2017-10-31 06:24
本文关键词:论德莱塞小说的现代主义元素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是一个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但是由于创作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出某些现代主义审美元素。本论文对德莱塞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审美元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思想内容的方面来梳理德莱塞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元素。我们把它归纳为对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和反叛。反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婚姻道德观的反叛;二是对传统文学中英雄人物塑造原则的反叛——即反英雄人物的塑造;三是对人的欲望和异化的深入描写。第二章主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梳理德莱塞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元素。德莱塞小说运用了象征、意识流等现代主义的文学表现技巧,来挖掘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丰富人物形象的塑造。第三章主要探讨德莱塞小说中现代主义元素形成的主要原因。论文认为,德莱塞生活在美国社会的转型期,世界大战的阴影,,高速发展的经济,贫富悬殊的扩大,引发了社会的信仰危机,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和反叛。德莱塞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他小说产生现代主义元素的重要原因。论文还从德莱塞对现代主义思潮的回应,重要的过渡作用和对现代社会的启迪等几个方面肯定了德莱塞小说现代意义。
【关键词】:德莱塞 小说 现代主义 思想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 “现代主义” 的概念界定7-8
- 二、 德莱塞小说研究综述8-12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12-14
- 第一章 德莱塞小说思想上的现代主义元素14-28
- 第一节 对传统婚姻道德观的反叛14-18
- 一、 对“男性特权”的解构15-16
- 二、 对新的“女性特质”的呼唤16-18
- 第二节 反英雄形象18-23
- 一、 身份的低微19
- 二、 亦邪亦正的人格19-21
- 三、 个人主义的理想21-23
- 第三节 异化的产生23-28
- 一、 欲望的无限驱动23-25
- 二、 人性的逐步异化25-28
- 第二章 德莱塞小说艺术上的现代主义元素28-38
- 第一节 象征艺术的运用28-32
- 一、 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29-31
- 二、 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31-32
- 第二节 意识流元素的引入32-38
- 一、 自由联想33-35
- 二、 内心独白35-38
- 第三章 德莱塞小说萌生现代主义元素的缘由及其意义38-48
- 第一节 德莱塞小说萌生现代主义元素的缘由38-43
- 一、 美国转型期的社会现状38-39
- 二、 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39-42
- 三、 个人的成长经历42-43
- 第二节 德莱塞小说的现实意义43-48
- 一、 对现代思潮的积极回应43-44
- 二、 不可或缺的过渡性作用44-46
- 三、 值得借鉴的现实性意义46-48
-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玲;一个不能超越文化假定的作家——试评美国现代小说先驱西奥多·德莱塞[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陈兰薰;;试论德莱塞长篇小说的现代性因素[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陈静宜;;西奥多·德莱塞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文学主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4 杨柏艳;黄磊;;从《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道德哲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6 徐敦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华娟;;传统的遗弃与价值的迷失——谈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中的“深层悲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徐玲;;人文生态与文学现实——解读美国现代文学先驱西奥多·德莱塞[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梁华;;论德莱塞小说创作的外省意识[J];齐鲁学刊;2007年04期
10 秦丽萍;德莱塞及其小说创作[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1121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2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