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态度系统视角下小说《手斧男孩》的评价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8:14

  本文关键词:态度系统视角下小说《手斧男孩》的评价意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手斧男孩》 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心灵成长


【摘要】: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运用态度系统对小说《手斧男孩》里的评价意义进行语篇分析,以考察小说中协商和结盟的人际意义如何通过词汇等语言形式体现。研究表明态度系统对展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以及揭示小说心灵成长的主题有着积极的语篇建构意义。表示情感系统的用词体现了主人公Brian心理上从消极到积极的情感变化;表示判断系统的用词体现了主人公在荒野中历经磨难而采取积极行动得以生存;表示鉴赏系统的用词体现主人公在绝境中意识到自我的重要价值,以及他对人与人、与动物、与自然相互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理解。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手斧男孩》 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心灵成长
【基金】:河南工业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儿童小说的功能语篇分析”(批准号:11YJCX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8
【正文快照】: 1.0引言《手斧男孩》(2007)是Gary Paulsen获得美国198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一部成长小说,被评为美国100年来最优秀的50部青少年图书之一。作者以主人公Brian的野外生存经历为背景,用写实描述与史诗般的结构造就了这部超越一般冒险小说的传奇故事。中国读者和研究者对此都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新耕;;孤单旅行 成长人生——《手斧男孩》主人公的成长人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杨汝福;曲春玲;;《手斧男孩》及其汉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杨汝福;;从态度系统看喜剧小品的评价意义[J];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4 刘世铸;;评价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过程模型[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5 辛志英;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6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刘娟;;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旅游广告态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张明霞;;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电影评论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贺鹏;;生命中无法承载的悲和喜——评价系统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中路易斯的态度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5 张先刚;;追踪溯源话评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程微;;导游讲解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张先刚;;翻译研究的评价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先刚;;恭维语与和谐社会——积极语篇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程微;;态度的转渡——从评价理论到语篇翻译中人际意义的传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赵玲;;《老友记》中的幽默现象——基于评价系统介入理论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晓舟;;《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新闻报道的评价资源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传智;;试用评价理论来分析“天价切糕”事件网友的评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郑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西大学简介的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梁梅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日记中的评价与认同(英文)[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君;评价理论视角下影评的态度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房红梅;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萍;英语政治演讲的评价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甲坤;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祁芳;评价理论视角下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介入资源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粮彩;英语推销信中的评价资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红艳;评价理论视阈下《诗经》五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胡琼芳;当代流行爱情歌词中女性形象的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艳婷;英语公益广告中的评价资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慧;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的人际探讨—评价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金娥;评价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中索比的悲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志红;评价理论视角下英语商业广告语篇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义;浅谈小品的美学特征[J];安徽新戏;1998年01期

2 祝莉;小品幽默性构成的语言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谢旭慧,程肇基;试析喜剧小品语言的幽默技巧设置[J];当代电视;2003年06期

4 刘香根;相声技巧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J];当代戏剧;2001年05期

5 冯继唐;戏剧小品的两个审美特征[J];剧本;1995年09期

6 毛新耕;;孤单旅行 成长人生——《手斧男孩》主人公的成长人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王振华;杂文中作者的介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饶青,谢旭慧;浅析赵丽蓉小品语言的艺术特色[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苏奕华;;翻译中的意义对等与态度差异[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10 刘晓琳;;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天;;评价理论下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浅析(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10期

2 王新平;;“Why I Want a Wife?”的态度评价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王晓影;;“Why I Teach”的态度评价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梁思华;洪素凤;;评价理论与翻译的研究探索[J];考试周刊;2014年62期

5 邱晋;;评价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潮”迎新标语态度资源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布占廷;;夸张修辞的态度意义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0年04期

7 陈珍;;影评评价语言的真实倾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管淑红;陈小兆;;评价理论视角下《庄子》寓言生死态度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赵军强;;英语经济类公众演讲语篇中的态度资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张彩霞;马铁川;;小议基于评价理论的香水说明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本文编号:1121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21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