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创伤的摹仿与识解——从认知叙事学角度看《宠儿》中的幽灵形象

发布时间:2017-11-13 13:20

  本文关键词:创伤的摹仿与识解——从认知叙事学角度看《宠儿》中的幽灵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幽灵 创伤 摹仿 识解


【摘要】:分析《宠儿》中的幽灵角色如何在文本、认知和情绪感应各层面中生成了创伤的类似概念。一方面,幽灵在压抑中跨越时空,倔强地想要揭示传统蓄奴制历史叙事中的未被提及的创伤经历;另一方面,幽灵使用模糊而破碎的语言,以暗中迂回的隐蔽方式建构了关于创伤的回忆和感知。在将幽灵构筑为历史创伤的镜像的同时,《宠儿》的文本也将自身建构成为对于蓄奴制的揭露和隐瞒双重写作链互相交织的文本与对于蓄奴制创伤的摹仿。幽灵是偏离常规的角色,被置放于不可辨认的模糊空间中,迫使读者对作者的编码程式与作品的价值取向做出更为积极的反应,使读者卷入到蓄奴制创伤的情感机制和伦理论争中。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1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忧郁而悲情的叙述——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莫里森小说研究”(2011YBWX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摹仿是在文艺批评和哲学界存在已久的术语。自柏拉图时代起,摹仿一词就聚合了多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不断地被重新阐释过程中,成为具有多重意义的术语。传统的观点认为摹仿是镜子,是对于现实的形象再现。Halliiwell提出“摹仿的双重性”(Isomaa et al.,2012:Viii)的观点。该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家俊;;创伤[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2 熊沐清;两样摹仿,两面镜子——中西“摹仿”理论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陶家俊;;安德森—卡勒范式的摹仿诗学基础——评乔纳森·卡勒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对话[J];外国语文;2010年06期

4 唐红梅;;鬼魂形象与身体铭刻政治:论莫里森《蒙爱的人》中复活的鬼魂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毅;;哥特式叙事方式对“强奸”隐喻化表达的实现——论托尼·莫里森的《宠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立文;;论《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份危机及其拯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云玲;;创伤视角下的《喜福会》与《宠儿》[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8期

4 朱丽平;;创伤文学视角下解码创译的必然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7期

5 王中强;唐伟胜;;“很快要有事情发生了”——论《天顶》中的末日想象与9/11创伤再现[J];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6 张天骄;;罗伯特·斯通作品中的创伤及其根源[J];才智;2013年17期

7 凌淑珍;;《女勇士》的流散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0期

8 史敏;;莫里森小说中的创伤叙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惠;;论《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J];才智;2014年12期

10 李敏;;论格非小说的创伤主题[J];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芳;;《反美阴谋》中的大屠杀原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磊;;心灵创伤与救赎——重读门罗的短篇小说《多维的世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丁玫;艾·巴·辛格小说中的创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晶;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黑人创伤的文化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石云龙;库切小说“他者”多维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宋赛南;根与路:厄德里克的灾难生存书写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郭磊;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张瑞红;快感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李文竞;文学翻译机理研究—心智哲学视角[D];中南大学;2013年

10 田亚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莫里森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军;一个无意识主体的主体性追寻[D];郑州大学;2011年

2 张良红;爱的扭曲与回归:解读小说《爱》中黑人女性的成长[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春;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及其后现代风格[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司马双龙;论《宠儿》[D];苏州大学;2007年

5 孙艳芳;鬼魂在《宠儿》中的修辞功能[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言捷智;论畸形的爱—托尼·莫里森《爱》的心理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7 谭颖;教育中的模仿[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小凤;将反战进行到底[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敏;医务社会工作对创伤患者的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雪菲;创伤与复原:美国内战小说与电影冷山中的创伤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家俊;;客体、文学与接触空间——通向接触空间诗学之路[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2 陶家俊;;后模仿时代文学的转化之力——从域限视角论伊瑟尔的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3 陶家俊;;后伽达默尔思潮的文学人类学表征——论读者反应论之后的文学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晓红;;《宠儿》中语言的陌生化[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2 罗桂保;李维兴;;论《宠儿》的不确定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3 李洁平;张福勇;;《宠儿》开放式结尾之艺术魅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彭艳秋;吴庆宏;;试论《宠儿》中历史记忆的意蕴[J];电影文学;2009年11期

5 孙艳芳;;论鬼魂在《宠儿》中的修辞功能[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6 章汝雯;;《宠儿》汉译本中话语的建构与解构[J];外语教学;2011年06期

7 杜志卿;;《宠儿》研究在中国[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罗毅;;“他者”视角下《宠儿》的情感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秀杰;;从空间视角解读《宠儿》中黑人群体的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刘红云;;《宠儿》中名字的含义分析(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格;在爱与恨的边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宇;《宠儿》中的陌生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陈红;论《宠儿》的叙事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军;对小说《宠儿》的巴赫金式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迅;《宠儿》的文化诗学解读[D];温州大学;2009年

5 李明娇;创伤与复原:《宠儿》中的母亲杀婴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谢梅;《宠儿》:一个带有爵士乐特点的开放文本[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国华;《宠儿》文本内反独白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倩;《宠儿》中男性权威的颠覆[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汪晓燕;以巴赫金的叙事理论解析《宠儿》的叙事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司马双龙;论《宠儿》[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0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80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