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艺术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22 18:29

  本文关键词:论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艺术继承与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兔子系列 现实主义 成长小说 继承 创新


【摘要】:厄普代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兔子”系列小说,享有“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画卷”的美称。小说在为读者全面展示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图景的同时,又深刻地剖析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历程。“兔子”系列小说具有通俗易懂的可读性和多方位的解读性,因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和阐释。但国内外研究和阐释皆鲜有对厄普代克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现实主义成长小说的角度对“兔子系列”作品进行相应的研究,,说明现实主义文学在现代西方社会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约翰·厄普代克的生平创作,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通过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梳理,说明兔子系列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第二章通过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成长小说的理论界定、历史回顾,归类兔子系列为现实主义成长小说。第三章通过分析兔子系列所表现的现代情感和所运用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说明兔子系列的现代性艺术创新以及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超越。第四章分别从成长方式、性爱宗教和悲剧结局三个方面,说明兔子系列作品对传统成长小说的超越。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艺术魅力依然长存。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兵;爱与恨的错位——评《爱孩子的人》[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曹萍;;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一部充满狂欢精神和多重复调的戏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刘昕;;欧美成长小说之比较——以《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方国武;;试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程致中;写出人生的血和肉来──鲁迅关于文艺真实性的辩证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吴格非;萨特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对人的“存在”的探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史敏;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散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贾玲云;;《五号屠场》的荒诞艺术与主题深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耿晓京;;解读默多克《砍掉的头颅》中道德操纵和施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维波;;浅谈城市游憩空间整合的文化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海洋;;奇幻小说《坟场之书》之成长主题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传龙;;《紫颜色》中的黑人困境与生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甘惠侨;;从《冬天的梦》中的矛盾因素看德克斯特的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晓红;;论《小城畸人》中的丑与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戈华清;许颖;;以科技失灵为背景环境危机的法律选择[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聂危谷;;论中国画人文精神之得失[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李树榕;;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草原歌曲”[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3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礼扬;一个精制的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砚;感性与理性之浮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廖礼艳;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德莱塞小说主题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1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