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自杀思想观照下的《钟形罩》
发布时间:2017-12-08 16:34
本文关键词:福柯自杀思想观照下的《钟形罩》
更多相关文章: 西尔维娅·普拉斯 《钟形罩》 米歇尔·福柯 自杀观
【摘要】:《钟形罩》(1963)是美国著名女诗人、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以普拉斯早年精神崩溃与自杀尝试为蓝本,常常被理解为普拉斯的精神自传。《钟形罩》创作于二战后冷战时期的美国,主人公艾斯特深感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要求如同钟罩般令人窒息,在经历了一系列孤独、绝望与挣扎的心灵历程后,多次企图以自杀进行反抗。 对于小说中的自杀母题,研究者往往着眼于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然而却鲜有研究者运用法国思想家与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自杀思想进行分析。事实上,福柯对于自杀有相当多特点鲜明的描述,其自杀思想与《钟形罩》中普拉斯所期冀展现的自杀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拟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福柯散落于其著作、文章、访谈与讲稿中的自杀思想,并以此为观照梳理《钟形罩》中的自杀叙事,,从自杀的愉悦、解脱与解放三方面来分析艾斯特对自杀的迷恋,为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生平简介,其青少年时期的自杀尝试,普拉斯作品介绍,文献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福柯的自杀思想试图还原福柯的自杀观。通过回顾福柯生平自杀尝试,搜集整理其散落于著作、文章、访谈与讲稿中的自杀思考,将其自杀思想梳理归纳如下:一场精心策划、带有审美意味的自杀能带来短暂但极度的快感,自杀是社会个体与不堪负重现实之间的彻底决裂,也是生命个体对于生物权利极富讽喻色彩的绝命反击。 第二章自杀的快感着重分析《钟形罩》中的自杀快感。主人公艾斯特与福柯相似,都排斥宗教所宣扬的自杀观,主张诗意地弃世,认为通过精心策划,选择能够引起感官愉悦的自杀方式,让自杀在那一刻变成只为个体的存在,就能获得简单的极度快感。 第三章自杀所带来的解放与解脱尝试分析小说中对自杀这一“负面”现象的描写所体现出的积极意义。普拉斯运用自杀,一种看似扭曲的视角,一种虚构的隐喻,来揭露一个时代的虚无,展现各种被掩盖的荒谬与不合理,只有通过自杀,艾斯特才能得到解脱,并且跳出生物权利这一无所不在的大网。 基于以上分析和讨论,得出本文的结论:艾斯特的自杀是诗意的弃世:如若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何不诗意地弃世而去?这种带有审美意义的文学自杀带领读者体验了生者的痛苦与弃世者的快意,活着的糊涂与自杀的清醒,这种与常理完全相悖的逻辑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欣赏视角,小说作者试图通过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引领读者质疑一个看似理智合理的社会,从而发现被掩盖的荒谬与不合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丽;;钟形罩里的悲剧人生——《钟形罩》的女性主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宏儿;;女性身体的伦理叙事——《钟形罩》的另一种解读[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宋歌;;解读《钟形罩》中埃斯特·格林伍德的“理性疯癫”[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魏磊;;《钟形罩》中的女性身体叙事[J];天中学刊;2013年04期
5 郭淑青;;独特的女性成长模式——解读《钟形罩》[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赵文薇;;《钟形罩》中的身体书写[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126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6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