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天生一对》中爱情的认知危机

发布时间:2017-12-13 18:03

  本文关键词:《天生一对》中爱情的认知危机


  更多相关文章: 莎拉·格兰德 认知危机 《天生一对》 爱情 认知失调理论


【摘要】:英国19世纪女作家莎拉·格兰德在她的小说《天生一对》就如何拥有美满的婚姻给了我们一些提示: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离不开男女双方相匹配的认知。 《天生一对》是格兰德最著名的小说,人们已经从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女性主义,维多利亚主义,优生学,性与性别等等。而小说中尤为重要的认知因素至今被忽略。本文即通过运用费斯廷杰的认知失调理论来探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的认知危机。作为19世纪末女性运动的代表人物,格兰德十分关注女性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福祉。她们的人生只能靠嫁给好丈夫才能获得幸福。在维多利亚后期的社会大背景下,男女双方若认知一致,婚姻即可能幸福,反之即可能不幸。通过对小说认知因素的研究,本文发现,女性应改变“女子婚前一无所知即为贵”的传统,勇敢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全面了解自己未来的丈夫和种种社会现象。除此之外,在婚恋过程中,男女双方应不断调整认知偏差,提高认知协调水平,努力解决认知危机,从而成功维系稳定的婚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爱情中认知一致很重要”的看法对今天的读者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该小说中的三对主人公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危机。这些认知危机或为期待与现实的差异,或为夫妻双方重要观念的差异。伊迪斯和莫斯利,埃瓦德涅和乔治这两对主人公在爱情生活中经历的认知危机较为严重,夫妻双方认知无法匹配,最终导致婚姻失败;而第三对主人公安吉莉卡和基尔洛先生,在女方调整自身认知之后,最终成功使得夫妻双方的认知相匹配,从而解决了认知危机,拯救了他们的婚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平;夏娃和她的亚当——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J];名作欣赏;1989年04期

2 索尔米;钱鸿嘉;;索尔米二首[J];诗刊;1991年06期

3 王世城;在场的幻像──—新时期爱情小说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4 孙志林;;爱情树(外一首)[J];绿风;1996年04期

5 马津;;那一年我十九岁[J];长城;1998年03期

6 张龙海;海明威笔下的爱情世界[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7 王鸣剑;“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论何其芳的爱情诗[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菲凡;;五分之三冰冷的爱情[J];教师博览;2001年12期

9 孙宇;美食里的爱情——记台湾的作家记者杨明[J];两岸关系;2003年04期

10 菲菲;爱情机遇[J];陕西审计;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A.Mangan;;Olympism:Advancing the vision:Scholarship In the Service of Idealism;An Admirable“Marriage”[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2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inese View on Marriages:Reflection on 2010-2011 Hot Topics[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纪宏;;友谊、爱情与人才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金钟;;爱的层次:读阿毛的组诗《爱情病》[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石山;;小说中“物事”的设置与运用——评《李大筐的脚与李小筐的爱情》[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6 赵霞;邹泓;李文道;;大学生的爱情与亲子依恋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熊开梅;;让学生与“早恋”擦肩而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文红霞;;摇曳在诗歌中的爱情——评阿毛诗歌[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邢以丹;;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张琳琳;李朝旭;;大学生爱的原型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营养学会 徐静;玉米大豆,天生一对[N];健康时报;2010年

2 吕频;菊花香中的爱情[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董凤鼎;什么爱情最感人[N];吉林日报;2004年

4 宇彤;给爱情上保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冯宇 尚可 陈佳勇 南雁;生于1980s张扬爱情[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丁香;女性,为自己策划爱情[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7 王国毅;一部冷艳唯美的爱情绝唱[N];文艺报;2008年

8 胡瑶;可能真有爱情灵药,但还是真爱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舒亭;朱时茂丛珊:超越爱情的友情更纯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QQ小心“爱情森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涂根;仁爱与纯洁:哈代小说中新宗教的二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肖泳;女性的发现[D];浙江大学;2006年

3 侯艳兴;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4 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5 谢海平;拓展与变异[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彦彦;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赖翅萍;未竟的审美之旅[D];河南大学;2007年

9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秋香;《天生一对》中爱情的认知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王子东;人生苦难的拯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日君;理想的失落与道德的滑坡——论池莉小说对婚姻爱情的市民诠释[D];吉林大学;2004年

4 毛雪青;爱情,自然与死亡——一个实现“完整人”的愿望[D];河北大学;2005年

5 夏浩;五四时期婚姻伦理思想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伟;劳伦斯诗歌中的救世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娜;传统樊笼里的女性悲歌[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泽洋;爱情、死亡和权力[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周惠卿;为爱寻找一片天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情诗意象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6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86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