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古典诗歌中的竹意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6:12
本文关键词:中韩古典诗歌中的竹意象比较研究
【摘要】:竹子作为与人类亲近的植物之一,是重要的文学符号。在中韩两国文人心中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在东方竹文化的背景下,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中韩古典诗歌中的竹意象进行比较,分析中韩古典文学作品中竹意象的异同点。同时,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上,,探究中韩古典诗歌中竹意象的文化内涵。 竹子作为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东方文明的象征,从传统意义上说其象征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竹子四季常青,枝干笔直,作为四君子之一,为文人们所称赞,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理想的君子化身。竹子的气节,不仅受到男性文人的称赞,也受到女性文人的赞扬,她们借竹子盟誓,表达自己的一片丹心。第二,竹子笔直中空,其声清脆,其影清冷,与佛教的价值观不言而和,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选择竹林作为修身养性的隐居之地。因而在中韩古典文学作品中竹子还象征了文人墨客的隐逸思想。 中韩两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竹民俗与竹神话则丰富了竹的文化内涵。起源于中国潇湘神话传说中的斑竹,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变成了具有爱情意义的竹意象;而存在于中韩民俗中的竹醉日,则从另一方面衬托了竹子刚直不阿的性格。 竹子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所以能得到中韩文人的认同,成为诗人感情表达的一种特殊存在,既与竹子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又得益于竹子在长久的历史中,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中韩两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中韩两国文学作品中的竹意象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也具有反映了各个民族心理的特性。在中国,竹子象征了文人墨客对自己理想与信念的忠贞;但在韩国,竹子则是文人墨客对国家与君主忠诚的真实写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世东;颜容;;中国竹文化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立;苏敏;;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王立;竹意象的产生及文化内蕴[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1期
4 陈宝莲;;古风竹韵(一)——论高洁坚贞之竹[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5 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姚涛;;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王立;;竹与中国文学——传统文化物我关系一瞥[J];许昌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王兴君;;论蒋捷词中的竹意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292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9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