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艺术到现实——绘画在普鲁斯特创作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12-15 23:24

  本文关键词:从艺术到现实——绘画在普鲁斯特创作中的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法国文学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绘画 时间 隐喻


【摘要】:绘画艺术在普鲁斯特的创作和现实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一方面源于当时的艺术文化氛围和作者本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创作与讲述的需要。在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及其他一些文本中,有大量对画家、绘画作品以及色彩的描述。通过普鲁斯特文学创作中的时间、回忆、隐喻、直觉、爱情等重要主题以及日常生活中对绘画的借鉴,可以建构起绘画艺术与普鲁斯特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理解绘画艺术缘何成为普鲁斯特追寻逝去时光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WW032)
【分类号】:I565.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对马塞尔·普鲁斯特及其作品的探讨已持续了一个世纪。近年来,有关普鲁斯特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与扩大,这一方面证明了普鲁斯特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无限的思考空间,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其作品具有多样性与永恒性,并逐渐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兵;;回归生活世界与人的自我生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王虹;;“流”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刘德卿;;西方美术表现理论的历史渊源及现代拓进[J];齐鲁艺苑;2009年06期

4 张小玫;;释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八句箴言[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潘朝阳;;场域与惯习:新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探索;2012年03期

6 苏鸿;;教育研究中“具体的人”——现象学的视域[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7 吕旭龙;;论“相同证据原则”的有效与无效——“怀疑论问题”、“葛梯尔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知识观解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德广;;柏格森直觉认识和理智认识关系的基础[J];社会科学家;2011年10期

9 王代月;;论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以“现实的个人”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消极因素[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10 杨弋枢;;记忆、影像与电影的互文性——以几位擅用引文的导演为例[J];世界电影;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缜;;人类面向未来的路向选择:共生时代[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王治东;;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张之沧;;论科技创新与非理性思维[A];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彬;李宝峰;;普鲁斯特:为了拯救而追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陈静;;恋爱中的斯万之痛苦——浅析普鲁斯特的《斯万之恋》[J];法国研究;2010年03期

3 何红梅;;论普鲁斯特的阅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舒羽;;普鲁斯特三题[J];名作欣赏;2012年16期

5 张新木;;普鲁斯特的美学空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黄荭;;重现的普鲁斯特[J];读书;2013年08期

7 韩沪麟;;普鲁斯特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定译名始末[J];中国翻译;1988年03期

8 张旭东;;“拯救是我个人的展现” 普鲁斯特与历史哲学[J];读书;1989年Z1期

9 曾艳兵;一张精心编制的时间巨网——论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J];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04期

10 河西;;普鲁斯特:找寻失去的时光[J];花城;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静雨;;寻找普鲁斯特笔下的自然景色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方三华;袁玉梅;张纬萍;李成檀;魏尔清;;普鲁斯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糖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大力;踏着玛塞尔·普鲁斯特的足迹[N];文艺报;2013年

2 彭伦;使劲打开壳,发现里面闪光的内容[N];深圳商报;2004年

3 贾晓伟  ;普鲁斯特:时间之镜开裂前后[N];北京日报;2012年

4 刘铮;普鲁斯特是怎么读书的[N];东方早报;2013年

5 早报记者 石剑峰;读普鲁斯特时,请放慢呼吸[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朱烨洋;周克希:仍在追寻逝去的时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傅小平;周克希:在翻译里,追寻逝去的时光[N];文学报;2012年

8 涂卫群;他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9 叶兆言;拥抱似水年华[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在自信和存疑中前行[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普鲁斯特小说的内部构成[D];河北大学;2011年

2 叶亮;普鲁斯特的符号[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秦润洲;寻找时间的历程[D];四川大学;2006年

4 柳婷;逆流的勇气[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翠;刹那芳华 永恒绽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宁;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小说艺术[D];西北大学;2002年

7 刘小飞;《追忆似水年华》在中国[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丁o,

本文编号:1293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93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