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爱情书写
发布时间:2017-12-16 15:20
本文关键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爱情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爱情类型 爱情走向 爱情书写
【摘要】:弗朗西斯·司各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小说家。身为“爵士乐时代”下的青年人,他沉溺于那个时代的纵情享乐,但同时又清醒的认识到浮华生活背后的空虚本质,因而他对那个时代的爱情有着切身的体会与独到的理解。本文旨在分析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爱情书写。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大多描写“爵士乐时代”青年人的爱情故事和成长经历,他对于那个时代爱情的看法是矛盾的:既感到悲观迷惘,但是又不放弃希望。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爱情书写实质上表达了现代性的焦虑。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对当下人们的情感问题、人生的情感取舍以及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两种爱情类型,即:世俗化的爱情和宗教化的爱情。汤姆的爱情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满足和利益的驱使,他的爱情属于世俗化的爱情,在他看来,爱情远不如财富、地位重要。相反,盖茨比则对爱矢志不移,纯粹如一,近似于宗教信徒般的虔诚,在他眼中,爱是至高无上的,为了爱情,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他的爱情趋向宗教化,但是他对爱情和所爱的对象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注定要走向失败。第二部分,本文将具体分析人物在爱情中的不同态度,来深入了解人物的精神状态。第三部分,将探讨小说中人物的爱情走向:有的爱情走向婚姻,有的爱情遭遇欺骗,有的爱情遭遇死亡。第四部分,指出小说的承载希望的结局,以及菲茨杰拉德对于那个时代的爱情的矛盾态度及其原因。一方面,菲茨杰拉德对“爵士乐时代”下的爱情抱有一种悲观态度。另一方面,他又不放弃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菲茨杰拉德对爱情的悲观态度与他的失败的情感经历有关,更离不开时代的影响。而乐观因素主要来自于美国人的乐观精神和“美国梦”中的乐观主义。论文最后分析爱情书写的实质和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的爱情悲剧表明: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进步并没有使社会精神和价值观同步提升,相反,物质的过度发展,会使得人们注重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而精神陷入虚空,连带着爱情也受到财富,享乐的影响,变得面目全非。当代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与日俱增,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传统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因而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的爱情和命运悲剧对我们有着重要的警醒与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6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9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