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非虚构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9:19
本文关键词:《遗产》非虚构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罗斯 《遗产》 非虚构艺术 成因 价值与影响
【摘要】:非虚构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兴盛一时,虽然在70、80年代趋于平静,但其作为体裁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为新闻与小说的混合产物,非虚构小说以其对真实美的追求和小说技巧的巧妙运用,不仅在文苑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为小说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转向。本文选择罗斯的非虚构小说《遗产》为研究对象,探讨《遗产》中非虚构艺术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进而讨论其对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和影响。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罗斯的创作及获奖情况,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及选题依据。正文第一部分,具体阐释《遗产》非虚构艺术在作品中的体现,从场景、对话、细节、视角四个非虚构主要写作特点入手,具体分析《遗产》的非虚构一般特色。与此同时,对于罗斯的极具个人风格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对《遗产》的非虚构艺术进行全面的归纳。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遗产》非虚构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包括外部社会原因和内部作家个人原因,探讨罗斯创作非虚构作品的缘由。正文第三部分,从非虚构小说《遗产》的写作艺术分析其对非虚构小说写作的价值和影响,《遗产》将非虚构写作与各种小说技巧完美融合,丰富了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和技巧,扩大了非虚构写作的影响力,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概括罗斯的非虚构写作特色及其影响。 本文旨在从一个研究较少的方面,为罗斯研究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万锋;邹云敏;;国外菲利普·罗斯研究50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肖锋;从叙事作为修辞来看叙事与小说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李公昭,胡亚敏;新新闻主义: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产物——兼论其与越南战争的关系[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4 乔国强;;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5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杨金才;朱云;;中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现状论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7 曾艳钰;;对应的“辩护文本”——菲利普·罗斯“自传”小说研究[J];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8 金万锋;;两位文坛大师的对话——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访谈菲利普·罗斯[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3期
9 罗小云;;虚构与现实:菲利普·罗斯小说的自传性[J];英语研究;2012年03期
10 叶远荷;;2001-2011年国内菲利普·罗斯研究综述[J];群文天地;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301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