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灵大于西洋头脑:林语堂与克罗齐
本文关键词:中国心灵大于西洋头脑:林语堂与克罗齐
【摘要】:林语堂一向被认为是表现派作家,他在西方的精神导师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克罗齐以其"直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直觉因此就是艺术的美学观,深刻地影响了林语堂。但全面深入的考察显示,林语堂身上更多的还是中国气息,他与克罗齐之间的相异性要多于相同性。林语堂是西洋头脑与中国心灵奇异结合的产物,他所向往的是一种融汇东西方的世界主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一众所周知,在谈及自己所属文学艺术的谱系时,林语堂曾公开宣称自己是直觉说的信徒。因此,他在西方世界的精神导师是克罗齐而不是他在哈佛上学时的老师白璧德。有不少学者都曾将克罗齐的理论划归为涵盖范围更为宽泛的“表现派”。这样的归类有可能是误导人的,因为表现派或表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胜;论林语堂的小品散文[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罗维扬;林语堂的编、译、著[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陈晓初;;林语堂和传记文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周其祥;;从跨文化角度看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根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钟再强;;“名人论断”效应引发的思考——以对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的评价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吴周文;;永远的道德与永远的人格向度——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的文本细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7 尹广明;;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王兆胜;林语堂与孔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王兆胜;圣洁的心灵与圣洁的写作——论梅洁散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少娣;;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晓江;“文学”与“文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陶丽霞;文化观与翻译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王亚丽;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增德;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李金航;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君武;罗常军;;克罗齐“形象—情感”的审美表现理论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2 王晴佳;;历史的精神 精神的历史——评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J];读书;1986年06期
3 陈祥超;克罗齐与法西斯主义[J];史学月刊;1988年05期
4 彭刚;克罗齐与历史主义[J];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5 亚尔多·斯卡里恩奈;杨岂深;;克罗齐的文学批评观[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08期
6 蒋大椿;;析“历史是关于现在的知识”[J];世纪论评;1998年04期
7 罗常军;;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述评[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5期
8 刘军;齐利利;;简评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0期
9 文德培;克罗齐的直觉理论辨析[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10 俞新天;克罗齐历史观评介[J];社会科学;1986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曹苏红;《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中文版问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田时纲;克罗齐:“对,是一阵风吹裂了阳台”[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记者 冯威;《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献礼中国意大利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田时纲;史学家克罗齐与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于沛;克罗齐史学思想的“当代性”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彭刚;克罗齐:高扬自由的历史哲学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于沛;如何看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N];光明日报;2006年
8 刘军宁;历史,作为自由的故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9 吴言;在黄蓝交响中再现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曲陆石;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刘晶;克罗齐历史哲学核心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曲艺;浅析克罗齐的历史哲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1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