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物语》中“忠节”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18 01:11
本文关键词:《三河物语》中“忠节”的考察
【摘要】:《三河物语》是成立于江湖时代初期的书籍。由战国时期德川家康的家臣大久保彦左卫门所著。对德川家康取得天下为止的主要战争进行了记述。《三河物语》由上、中、下三卷构成,大体上以时间为顺,对书中的事件、故事、进行分段。上卷137段,中卷90段,下卷261段,全书共488段。上卷描写尚未取得天下权力的德川家的行为与实力的积蓄;中卷记述了德川家在扩大权力与领地过程中的争斗与各种关系;下卷主要针对德川家康取得天下权力过程中的苦劳进行了描述,并且其中也记述了作者大久保彦左卫门的述怀之言。 关于《三河物语》的性质学界有诸多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三河物语》具有史书的性质。也有学者认为《三河物语》是军纪物语。此外,《三河物语》原本作为思想史的著作被学界探讨研究,并且被收录在岩波书店《日本思想史大系》中。虽然关于《三河物语》的性质有以上几种说法,但学界尚未有定说。“三河”一词本为德川家最初的领地,《三河物语》中的“三河”是自德川家最初阶段夺取天下权力开始一直跟随德川家的武士、家臣。而《三河物语》就是这些一直跟随德川家浴血奋战而来的武士的故事。换言之,《三河物语》可以说是德川家一族的发展史。 《三河物语》是史书也好,是军纪物语也好,不论其为哪种性质,《三河物语》都是以三河武士为中心讲述的物语故事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书中可以见到作者对三河武士行为和态度的评价。这些评价主要集中在“忠节”、“耻”、“勇”这些具体的词汇上。本论文通过解读文本《三河物语》,运用语言符号学的方法,在对武士的评价进行提取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当时“忠节”的表现方式与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313.06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浩;横井小楠的实学思想[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2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0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