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自卑与超越:美国少数族裔个体心理学解读——以《最蓝的眼睛》、《喜福会》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2 20:05

  本文关键词:自卑与超越:美国少数族裔个体心理学解读——以《最蓝的眼睛》、《喜福会》为例 出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个体心理学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 《喜福会》 《最蓝的眼睛》


【摘要】: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少数族裔儿女大多排斥自己的文化传统,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念,他们甚至憎恶自己的身份,消极地评价自我,否定自我。这种心理正是他们在面对强大的种族歧视和同化压力下的自卑心理的表现。运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和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例,能够解读少数族裔儿女的这种心理。黑人女孩佩科拉和华裔女儿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而面对自卑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补偿和超越方式,取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结果。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纵观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家们大多描写了处在“他者”或“边缘化”境遇中的少数族裔儿女的生存状况。这些儿女置身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为了生存他们被迫采取各种策略,做出 不同的反应来获得文化身份,迎合主流文化并力图跻身于主流社会。他们依据白人的审美观来评判自己及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继海;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于秀娟;;刻板印象下的华裔女性之自卑——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华裔女儿形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杨宇发;;浅论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4 赵佳宾;孟凡平;;中西方心理测评融合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齐永芹;韩光辉;邓凡茂;;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因素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何中芹;;悲剧之美——析《秀拉》中的悲剧人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9 吴立响;;论白先勇早期小说创作中的自卑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赵小平;;浅谈艺术家的“体验”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佳雨;;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春英;;加强中职生诵读能力的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马瑜;;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柳恒超;;恐怖主义根源的心理学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谢广田;戴丽敏;应晓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性背景与其人格障碍形成的相关性的调查与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沈传亮;;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10 陈志军;李鹏程;;双重人格视角下的领导模式探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宏;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迟蕊;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10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何辉;孙犁晚年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姜萍;用生命探寻文学的夜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永奇;广告影像批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书娴;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倩;初三语文读写复习中的“引导自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文华;;语言的选择与转换——从“选择—顺应”理论评析《喜福会》中的语码转换[J];文教资料;2009年28期

2 朱一峰;;浅析唐艾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考试周刊;2008年32期

3 周燕萍;;我是谁?——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喜福会》中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关玉红;;从《喜福会》看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J];作家;2009年12期

5 胡锐;;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6 蒋红;孙红梅;;被固化的异族形象——浅析《喜福会》中具有东方主义色彩的套话[J];才智;2009年26期

7 章文捷;刘秀琴;;从《喜福会》解析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孙刚;;东方主义在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体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国梁;;谈《喜福会》中母女的文化取向[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10 胡潇;;谭恩美《喜福会》中的跨文化启示[J];海外英语;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湘南;横空出世《喜福会》[N];深圳商报;2001年

2 谢湘南;母女之间的奇瑰故事[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郭英剑;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4年

4 马航飞;美国华裔文学:旧矛盾与新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古榕;谭恩美的喜与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李侠;《接骨师的女儿》[N];文艺报;2002年

7 邓齐平;海外华人文学显示出独特魅力[N];文艺报;2002年

8 陶洁;赛珍珠、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华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张琼;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郭英剑;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方兴未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学品;呈现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彦灵;美国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创伤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蔡青;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菁;共存与交融—论《喜福会》的多元文化性[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群;论《喜福会》的叙事技巧[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丹;《喜福会》中两代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语用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辉;从个人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喜福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立群;见木还是见林:解读《喜福会》对中国文化的描述[D];暨南大学;2003年

6 谢运龙;东方主义在《喜福会》中的建构与解构[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周琼;从东方主义视角解析《喜福会》中的他者[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聂静斯;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D];西北大学;2010年

9 黄平;逃离他者—解读《喜福会》中的女性主义觉醒[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宇明;《喜福会》中的道家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0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20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