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理论分歧的搁置与文艺批评的迷失

发布时间:2017-12-22 21:15

  本文关键词:理论分歧的搁置与文艺批评的迷失 出处:《江汉论坛》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艺批评 理论分歧 发展方向


【摘要】: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在重大文艺理论上的分歧不彻底解决,不但影响文艺批评界的团结,而且阻碍当代文艺批评的深化。王元骧与王先霈在文艺理论上的分歧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虚无存在观与粗鄙存在观的对立在文艺理论上的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的这些分歧从根本上说是理论不彻底的产物。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些重大文艺理论的分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持文艺批评的锋芒,甚至还会迷失方向。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报社;
【基金】:2012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当代艺术批评学发展的反思与建构”(项目编号:12DA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一、中国当代不可回避的文艺理论论战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在重大文艺理论上既有直接交锋,也有间接交锋。这些文艺理论交锋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理论分歧的必然产物。如果这些文艺理论分歧得不到彻底解决,就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的团结,并严重阻碍中国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李恩来;;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贾红莲;陈振华;;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转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军;;精神图语的现代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段金萍;;皖江地区知识分子转型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严尊平;何慧;;民族形式问题论争的现代性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聂姗;;冲不破传统的反传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赵蕾;郝江波;;论五四文学论争中胡适角色的转变[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贾可卿;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文化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白葵阳;;君子·书生·政治家——论瞿秋白的领袖魅力[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4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吕国忱;;科技和道德关系的现代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10 李正周;;穿在身上的一本“书”——云南文山苗族自治州苗族服饰的文化功能[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7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有志;韩中普罗文学运动中关于大众化论争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徐淑贞;毛泽东人民观的反思与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前言[J];外国文学;1981年10期

2 吴章胜;;普列汉诺夫文艺批评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张成珊;;人物形象跟谁跑?[J];上海文学;1982年07期

4 夏叶;;德国文论权威汉斯·马耶尔教授与世长辞[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4期

5 季明举;;19世纪上半叶俄国文艺、美学思潮及其演进格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晓波;;别林斯基的风骨[J];杂文月刊;2010年05期

7 ;思想论语[J];企业标准化;2007年12期

8 曹国臣;略论华滋华斯[J];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01期

9 郅溥浩;塔哈·侯赛因和他的《日子》[J];百科知识;2000年08期

10 何志平 ,李华;批评的背后[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袁跃兴;略萨,带给我们文学信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马驰;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学史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见习记者 唐仲江 实习生 侯建斌;中法侦探小说家对话在京举行[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静;《千只鹤》中的“魔界”[D];辽宁大学;2009年

2 周红燕;驶向双性同体的理想境地[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赵威;谁是谁的柏油孩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鹏;论古希腊文学中的奥林匹克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琦;爱伦·坡与哥特文学传统[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王岩;个人与社区:解读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个人悲剧的原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师树磊;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人之谜”[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佳晗;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丹;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生态伦理主题[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1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21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