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社会情势与自身策略:霍尔顿的“玩世不恭”之因

发布时间:2017-12-25 08:36

  本文关键词:社会情势与自身策略:霍尔顿的“玩世不恭”之因 出处:《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玩世不恭”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1951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其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成为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的典型代表之一,他行为古怪,穿着特立独行,满口脏话,不思进取,对社会进行着嘲弄和讽刺,一副玩世不恭,无所事事的样子。论文主要从小说发生的社会情势和霍尔顿本人的自身策略两个方面,分析霍尔顿性格中的“玩世不恭”的成因。 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是前言,之后三章是主体部分,最后一章是结论。 第一章是前言,对小说的创作背景、相关的国内外评论、论文的写作来源和结构进行简要的概括。 第二章探讨了“玩世不恭”的起源和特点,并分析了霍尔顿的“玩世不恭”。现代英语中的“玩世不恭(cynicism)"一词,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安提斯泰尼和第欧根尼等人物为中心的犬儒学派创建的犬儒主义思想,而今已经演变成人们因为对于自己所处的现实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不满,而采取的对于一切都抱有怀疑,否定和玩弄人生的消极态度。而霍尔顿身上的“玩世不恭”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各种主流价值观的否定上:他对金钱不屑一顾,鄙视崇拜金钱的人;在社交礼仪方面,他厌恶人们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们所表现的一切都是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他还认为一切名誉和地位都没有价值和意义,对于名校教授的知识和策略嗤之以鼻,他不愿意去读父亲希望他上的常青藤大学,而是希望着到美国西部,装聋装哑,过着无人打扰的宁静生活。 第三章分析了霍尔顿所处的社会情势极其发展趋势。50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刚从战争的噩梦中惊醒,心里还未平复,又马上笼罩在冷战和麦卡锡主义专制思想的恐怖氛围中。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形成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价值观,但是物质上的过度繁盛却无法填补美国人愈演愈烈的精神空虚。深受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的熏染,人们迫切渴望冲破一切,追寻自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文化运动”,“垮掉的一代”便是其中的一条支流。作为时代的发展动力的青少年,此时已从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无须再依赖于父母的管束,于是他们玩世不恭,放浪形骸,反抗权威,反抗一切繁文缛节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带有那个时代烙印的青年“亚文化”。霍尔顿身上的“玩世不恭”是那个特定时代下的产物。 第四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霍尔顿的“玩世不恭”之因。结合霍尔顿所成长的家庭环境,通过分析霍尔顿的性格极其所遭受的心理创伤,笔者发现“玩世不恭”是霍尔顿处理内心冲突的一种防御机制。父母对孩子的精神健康以及需求的冷漠与忽视,加之艾里之死在他心里留下的创伤,助长了霍尔顿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怀疑与否定。16岁的青少年霍尔顿,正处于从天真单纯的童年迈向成熟复杂的成人世界的转变时期,对成人世界里“假模假式”的厌恶,对自己的否定,使他站在迈向成长的门槛上,孤独彷徨,徘徊不前,而他的“玩世不恭”正是这一心理特征的投射。 第五章是总结,霍尔顿的“玩世不恭”既是当时社会情势与发展潮流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也与他的家庭背景,青少年自身的性格特点、童年经历的创伤以及自身所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王万兵;美国50年代的学生叛逆形象——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S1期

2 罗世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局外人的形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柴改英,李晋;痛苦的觉醒者──《麦田里的守望者》与《狂人日记》之比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刘p3波;两颗孤寂的灵魂——昆丁与霍尔顿比较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潘翠琼,肖依虎;守望精神净土 追寻精神家园——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探求者形象[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李传芳;遁世作家笔下的叛逆少年——评J·D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鹭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傅铮;;《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理创伤[J];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汝红兵;一个“现代病”患者的抗争与失落——《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解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介明;永恒的奥秘:向往自然——《麦田里的守望者》再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1332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32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