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死亡与虚无图景中的悲怆呐喊——《人的一生》的表现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25 12:27

  本文关键词:死亡与虚无图景中的悲怆呐喊——《人的一生》的表现主义解读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哲理戏剧 表现主义 命运 死亡 虚无


【摘要】:《人的一生》是安德列耶夫哲理戏剧的代表作。剧作以强烈的叙述性倾向形成对强调行动摹仿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传统的反叛。叙述性因素具体体现在片段式场景以及叙述人的设置上,它们是戏剧心灵转向的形式基础。同时,戏剧运用隐喻、对比、变形、荒诞等艺术手法使现实抽象化,以便最大限度地突显其主观性,而这种情感效果的创造是为了揭示人类存在的悲剧本质。所有这些都与表现主义的艺术追求相吻合。因此,从表现主义视域解读《人的一生》将有助于理解安德列耶夫的悲观主义思想。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基金】: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项目编号2012ZD004) 黑龙江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4-005HLJU)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73
【正文快照】: —《人的一生》的表现主义解读张美A Sorrowful Cry in The View of Death and Nihility—Expressionist Approach to People’s Life安德列耶夫(1871-1919)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作家,他才华横溢,在20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声誉如日中天,其每一篇文学新作的发表均能引发轰动效应。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得存,古大勇;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彭江兰;;试论《城堡》的表现主义特征中荒诞和真实的结合[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王琪;;把梦想照进现实——论表现主义对郭沫若美学思想的影响[J];当代小说(下);2010年03期

4 秦菊英;;表现主义与现代派绘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珂;有体与无体:中西方自由诗的本质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观形成探源(上)[J];郭沫若学刊;2004年01期

7 魏红珊;;郭沫若历史小说与表现主义[J];郭沫若学刊;2006年03期

8 魏红珊;;论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表现特征[J];郭沫若学刊;2008年01期

9 魏婧斐;;理查·施特劳斯歌剧《埃莱克特拉》中的表现主义特征[J];北方音乐;2012年09期

10 陶娜;;从绘画到戏剧:论表现主义的精神继承[J];大众文艺;2014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英;;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J];当代油画;2012年02期

2 刘剑;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视域浅识[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崔冀文;精神价值的回归——表现主义的发展及其意义[J];唐都学刊;2002年01期

4 徐行言;论20世纪文学艺术中的“主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蔡圣勤;从表现主义形式看审美与道德欣赏的碰撞[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6 王文娟;表现之路[J];装饰;2005年05期

7 崔云伟;鲁迅对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术的理解和接受[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黄梅;德国表现主义100年(上)——从一个美术流派走向一个民族和世界的艺术[J];世界美术;2005年03期

9 李孝金;论卡夫卡小说“表现主义”艺术技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毅松;表现主义艺术的哲学根源[J];文艺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郭志云;;表现主义的诱惑——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探源之一[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3 祁志祥;;中国古典表现主义民族文学理论刍议[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4 吴康;;《女神》——一部表现主义的诗集[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5 魏红珊;;郭沫若与表现主义[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6 王军;;摄影师、社会学者的拍照问题[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冬;;浅谈绘画艺术的嬗变与发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133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3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