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森小说的女性新传统主义与新困境
本文关键词:皮尔森小说的女性新传统主义与新困境 出处:《求索》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英国作家艾莉森·皮尔森的小说《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反映了当代女性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小说表现的奔走在职场与家庭间的当代女性的困惑值得我们深思,以避免女性们苦苦争取到的女性解放却转而成为女性们面临的新困境。
[Abstract]:The novel "I do not know how she does it" by Alison Pearson, a British writer, reflects the new features and new trend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m. The novel's perplexity of contemporary women in the workplace and family is worth pondering, so as to avoid women's struggling for women's liberation but turn into a new dilemma for wome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50015)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2002年,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专栏作家艾莉森·皮尔森出版了处女座《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此书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特别引起了很多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妈妈们的共鸣,被英美文学评论界誉为“妈咪文学”的代表作之一。2002年,这本小说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黛佳;邹安生;;女性解放,路在何方?——浅析《简·爱》的女性观[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鹿鹿;;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3 陈秀君;;为女性解放呐喊的《绿山墙的安妮》[J];世界文化;2008年10期
4 王晓玲;爱情追求中看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德·瑞那夫人、安娜、简·爱形象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荣秀丽;;从无声到有声——浅论《紫色》中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尹威;;从“紫色”谈妇女解放运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朱俊伟;;对《简·爱》女性意识的审视与重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戴璐;;安娜与蘩漪形象共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9 韦少华;;读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色》[J];大家;2011年08期
10 姜鸿玉;;《白苍鹭》: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的生态伦理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超;;两个卡捷琳娜—列斯科夫同奥斯特洛夫斯基之间的辩论[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清泉;一位奇女子的自述[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永杰;爱与死亡:尤金·奥尼尔的性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帆;克里斯塔·沃尔夫对浪漫主义女性思想的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朱岩岩;认同和/或抗拒:凯瑞·丘吉尔剧本的女性性别身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芳;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昕;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3年
2 方阳;有岛武郎与日本近代女性解放[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瑞;东西方女性的共同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可;池田大作女性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才凤;当代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概述与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征;男权社会中的受害者[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微微;从西蒙娜·德·波伏瓦《女宾》看其存在主义女性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芳;莎拉—神秘的他者[D];扬州大学;2008年
9 王晶红;《觉醒》中女性自我意识透视[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殷悦;野上弥生子女性观的矛盾性[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1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