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

发布时间:2017-12-28 09:20

  本文关键词: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严歌苓 身份认同 焦虑 重构


【摘要】: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析,凸显他者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差异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异乡的漂泊经历使得严歌苓对于生命、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她在小说中对移民生活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察感知,特别是围绕身份焦虑引起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学叙述。女性作家身份使得严歌苓关注的目光首先聚焦到了海外女性移民身上,严歌苓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观照,而作家通过对女性多层面书写构建的女性情感空间,揭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彰显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很深的意蕴。除此之外,,严歌苓还注意到与女性同样沦为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男性群体,描绘了男性移民在异域面临的身份危机和精神压抑。 第二章主要以作家小说文本分析细读为主,从底层移民生活困境、情感中的痛苦与迷失以及移民在生存空间中的孤独焦虑等几方面对边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困境进行深入揭示和表现。从家园故土来到陌生国度,移民们要去适应完全不熟悉的生存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无论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老一代移民,还是有较高文化知识渴望更好发展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体验着艰难和辛酸。然而,生存上的困苦或许还能忍受,但心灵上的痛苦却让移民陷入了迷失状态,这其中既有情爱的纠葛、亲情的畸变,更有人情的冷漠疏离,甚至连异域的空间当中都充满着陌生和压抑,极度缺乏归属感的海外移民在流动的、不稳定的异域空间中承受着命运的辗转浮沉。 第三章主要以严歌苓在多元视域下创作的国内题材小说为对象,从作家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异域深刻的个体体验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身份的转变则使作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深度,她整合了中西方文化,以跨文化的视域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家庭的文化氛围、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勤奋努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再加上变化的文化身份和生命体验,使得严歌苓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视域。通过文革叙事对故国历史进行透视,对家园进行批判,是严歌苓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另外,严歌苓对于故国普通人生存境遇和真实人性也进行了深度观照。在异国的土地上,严歌苓一方面感受着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她渴望在西方社会获得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从作家创作中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来探讨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过程。严歌苓通过跨文化视域对故国进行回望与反思,肯定了母国文化的精华,批判了糟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思索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并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尝试。用中文写小说,用英语为好莱坞电影写剧本,严歌苓在作品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作者的声音通过这两种语言穿越时空与文化,既有母体文化的根基,又有异域的质素,有助于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异域全新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严歌苓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她小说叙事策略的转换上。国内时期的创作已显示出作家对于叙事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后,严歌苓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叙事技巧和形式实验运用到创作当中,而作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试验,她写作的最终诉求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作出努力尝试,进而显示出更为成熟的文化观念。
[Abstract]: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the works of Yan Geling's study, shown to profound perspectiv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writer shows layers of anxiety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identity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text and the writer's experience to dig deep anxiety and creative mind, further study of edge writer in heterogeneous culture and produced under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the motherland of the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to explore the writer in the multicultural form a constructive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parallel analysis of text reading and writer's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researches on identity and identity, discret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esis is writte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歌苓;;呆下来,活下去[J];北京文学;2002年11期

2 姚育明;人生之赌──浅析严歌苓和她的《拉斯维加斯的谜语》[J];东方艺术;1998年04期

3 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J];东南学术;2004年06期

4 张长青;;“弱者的宣言”——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一种读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严歌苓;芝加哥的警与匪[J];法律与生活;1998年10期

6 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J];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04期

8 何与怀;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J];华文文学;1996年02期

10 陈振华;扑朔迷离的现代性叙事——严歌苓小说叙事艺术初探[J];华文文学;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5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5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