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波士顿体验《推销员之死》威利的艰辛

发布时间:2017-12-28 11:18

  本文关键词:波士顿体验《推销员之死》威利的艰辛 出处:《戏剧文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波士顿 体验 推销员之死 威利 艰辛


【摘要】:正1去了纽约,才知道波士顿并不遥远。一个晴朗的夏日中午,我赶到曼哈顿第12街的Mage大巴汽车站,乘上了去波士顿的大巴。这一切为了《推销员之死》这部杰作,为了体验一下剧中的人物威利从事推销生意,往返纽约布鲁克林和波士顿艰辛的物质性分量。另外一个机缘是,这部不朽之作,在2012年又获得了托尼奖的最佳复排剧目奖。波士顿在《推销员之死》中出现了好几次。第一次是威利谈起自己从波士顿
[Abstract]:1 to New York, only to know that Boston is not far away. At noon on a clear summer day, I arrived at the Mage bus stop at the twelfth street in Manhattan and took the bus to Boston. All this is a masterpiece for the death of a salesman, in order to experience Wiley, a character in New York, who is engaged in sales promotion, and to return to New York and Broolyn for their hard material components. Another chance was the immortal, the best repertoire for the Toni prize in 2012. Boston has appeared several times in the death of a salesman. For the first time, Wiley talked about himself from Boston
【分类号】:I712.073
【正文快照】: 1去了纽约,才知道波士顿并不遥远。一个晴朗的夏日中午,我赶到曼哈顿第12街的Mage大巴汽车站,乘上了去波士顿的大巴。这一切为了《推销员之死》这部杰作,为了体验一下剧中的人物威利从事推销生意,往返纽约布鲁克林和波士顿艰辛的物质性分量。另外一个机缘是,这部不朽之作,在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思;;论中外剧场性理论的发展历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徐健;;复仇·对抗·戏剧现场——对话剧《刺客》与《大将军》的美学阐释[J];当代文坛;2008年04期

3 鞠维光;;点石成金的荒诞派戏剧语言[J];电影文学;2008年18期

4 陈小梅;;关于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5 左小清;张爽媛;;《长生殿》的悲剧性及其消解——兼论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帝王爱情悲剧[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6 朱姝;张春柏;;对戏剧翻译中动态表演性原则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刘丽梅;;传统语言的失语——略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濮波;;当代英国戏剧中的“建筑空间”[J];剧作家;2012年01期

9 张海燕;;符号与叙事的自由嬉戏——洛特曼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对电影叙事学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徐健;;当下性·本土性·剧场性——从《秀才与刽子手》窥探新世纪以来话剧发展态势[J];理论与创作;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6 张长虹;移民族群艺术及其身份:泰国潮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澜;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奔;热内剧本叙事的同源性结构分析[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卢霜霜;多维视野中的《孔雀东南飞》改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顺;从后现代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平行比较中看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文本创新与突破[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4 朱永生;中国传统公共观演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5 张迪;臧懋循《元曲选》的编撰及体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爽媛;试论中国古典帝王爱情戏曲中的悲剧性及其消解模式[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虹;更衣记—论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8 虞俏;现代戏剧文本中的时间结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9 李天然;“新写实”戏剧:传统与现代的交融[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10 陆莉;论皮兰德娄剧作中意大利即兴喜剧的灵巧复兴[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345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5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