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名的裘德》中的婚姻
发布时间:2017-12-29 09:41
本文关键词:论《无名的裘德》中的婚姻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卓尔不群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后期,尤其是在1873年的全球大萧条之后,面临着社会、政治、经济繁荣逐渐大规模衰落的局面。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崛起创造了一个传统与革新并存的时代,而神学与伦理世俗化之间的冲突就是表现之一。哈代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主要呈现的是农业的衰败和工业的扩张,而在写于1893年的小说《无名的裘德》里,他却对维多利亚式的道德观发起了猛烈抨击。小说中哈代着力描述了当时被圣洁化的传统婚姻体系,并指出其对造成婚姻无尽痛苦应负有主要责任,是引起婚姻中人性压迫与扭曲的罪魁祸首。因此小说中人物为反抗婚姻体制所做出的离经叛道的行为其实反映了他们对生存的寻求。 本论文从传记研究,社会历史背景研究以及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通过着重分析裘德与苏的婚姻,试图深度探究维多利亚式婚姻的契约本质,体现裘德与苏之间理想婚姻的种种反传统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哈代对裘德与苏对婚姻中人性的追求的赞同,对以同志之爱为基础的婚姻的倡导,以及对解除一段不幸婚姻的支持。 第一章旨在揭露维多利亚婚姻的契约性质。男女主人公裘德与苏在传统的暴力下均深陷其中,人性得不到解放。在一个处处体现了男权至上的环境中,裘德因无法代入对应的男性社会身份,反成传统的受害者;苏则因必须成为一位“家庭中的天使”,其独特的女性个性面临严重威胁。这种忽视爱情,以物质或性考虑为基础的传统婚姻所体现出来的强制性、契约性不仅不能给夫妻双方带来幸福,还使得人性受到了戕害。 第二章则聚焦于裘德与苏对他们婚姻理想的大胆追求。与传统婚姻相对,他们的理想婚姻建立在同志之爱的基础上,相比男权至上更为看重婚姻生活中的男女平等,且对小孩持关爱负责的态度,而非看作是不情愿的拖累。另外,维多利亚式的婚姻似乎更多的是以社会秩序为标准,不会充分考虑夫妻双方的真实想法、需要以及具体情况。哈代在此突显了他对一段符合自然法则的,且人性能够得到尊重的婚姻的渴求。 第三章将分两部分探讨哈代的婚姻观。哈代的婚姻观很大程度上为《无名的裘德》中不同婚姻间展现的张力奠定了基础。首先阐述哈代主张将同志之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在该小说中有全面的体现。其主张主要来源于哈代自身与第一任妻子爱玛的痛苦婚姻经历以及他个人对心灵之爱,或者说雪莱式爱情的偏爱。这可以从哈代对裘德与苏之间纯洁爱情的描写以及对苏独特个性的塑造中略见一斑。接着将指出哈代倾向于赞成解除一段已然不幸的婚姻。他自己在第一次婚姻中所经历的痛苦有两个原因:一是宗教婚姻对婚姻永恒性的坚持,这一点哈代本人也某种程度上无法反驳;二是当时的离婚法尚不完善,并不能为他提供更为快捷且私密的离婚方式。在小说中哈代就借苏之口表达了他的无力与痛苦。在这种无尽痛苦的驱使下,哈代将矛头指向了当下的社会习俗以及婚姻制度,抨击其对人性造成的压迫与扭曲,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批判当下婚姻制度的先驱。 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小说《无名的裘德》来揭露维多利亚时期婚姻的契约性质,表现其中理想婚姻的对传统的颠覆性,并且从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深入探究了哈代重视同志之爱以及婚姻可解除性的婚姻观。 结语部分简要重述哈代的婚姻观,并指出哈代在婚姻问题上的宿命论倾向。本文作者认为哈代对于婚姻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对后世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任良耀;批判仍是小说的一种基本职能——从哈代、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艺术世界比较中得到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刘鹏艳;解读《苔丝》的存在主义潜文本[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任良耀;精心建构的艺术世界——哈代、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之文本结构初探[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4 傅新球;英国离婚法的演变[J];世界历史;2003年02期
5 聂珍钊;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6 吴笛;论哈代的创作中鸟的意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7 吴卫华;;不伦之恋:《无名的裘德》的叙事母题探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2期
8 王玲珍;;沈从文与哈代的基调——悲观意识[J];文学评论;1989年01期
,本文编号:1349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4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