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17:40

  本文关键词:《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 出处:《湖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托妮·莫里森 《秀拉》 身份问题 自我身份 姐妹情谊


【摘要】: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通常植根于黑人的传统文化,关注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她的很多作品都将处于种族、性别以及阶级歧视三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与自我抗争刻画地淋漓尽致。《秀拉》是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该小说塑造了秀拉,,伊娃和奈尔三位关系密切却性格不同的黑人女性。在充满种族、性别和阶级歧视的社会大环境下,她们追求或选择各自向往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收获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秀拉的反叛固执,伊娃的独立自主和奈尔的传统与觉醒,向读者呈现了黑人女性的不屈与伟大。 本文用黑人女学者贝尔·胡克斯的黑人女性主义观点,对《秀拉》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做出分析,旨在揭示黑人女性遭遇的困境与压迫,以及赞扬她们追求自由与平等,不屈不饶的精神。文章主体首先讲述了女主人公秀拉勇敢反抗传统,追求自我身份及精神自由的经历。她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向广大黑人妇女树立了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榜样。然后,文章分析了一位典型的黑人母亲伊娃的形象。伊娃独立自主,坚韧顽强,在家里扮演着创造者的角色,极具威严。虽然她本身也存在着性格缺陷,但她始终深爱着她的孩子,并不失为一名伟大的黑人母亲。最后,文章阐述了奈尔历经了儿时的反叛,婚后选择回归保守,但最终醒悟。她的顿悟,表明她将把秀拉的自我探寻的精神发扬下去,也让读者看到了黑人女性自我身份追寻的希望。 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秀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分析,为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秀拉,伊娃和奈尔各自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经历,她们的成功或失败都显示出黑人女性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也激励着广大妇女在生活中坚持自我探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杜志卿;《秀拉》的后现代叙事特征探析[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2 少况;“语言不能流汗”:托妮·莫里森访谈录[J];外国文学;1994年01期

3 李喜芬;艰辛的“自我建构”之旅——对莫里森小说《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章汝雯;;从《秀拉》看托尼·莫里森的女性主义观点[J];外语研究;2007年06期

5 蒋欣欣;;认同与分裂:自我身份的实践——解读《秀拉》[J];求索;2005年12期

6 魏颖超;一株挺拔的红杉─—评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叛逆者形象[J];社科纵横;1995年05期

7 杜志卿;《秀拉》的死亡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8 董俊峰;六千万黑人冤魂的投诉——《娇女》主题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04期

9 周小平;莫瑞森《秀拉》中的时间形式及其意味[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1351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1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